辛亥革命百年思悟: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辛亥革命网 2011-10-07 00:00 来源:新华网 作者:崔静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在新世纪的今天,如何评价百年前的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及孙中山思想留给我们什么现代启示?纪念辛亥革命对当前两岸关系发展具有哪些重要
 

  作为我国的八个参政党之一,由原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创建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与孙中山及其领导的辛亥革命渊源深厚。民革创始人和老一辈领导人中,有许多都曾追随孙中山亲身参加辛亥革命

  在新世纪的今天,如何评价百年前的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及孙中山思想留给我们什么现代启示?纪念辛亥革命对当前两岸关系发展具有哪些重要历史意义?围绕这些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畅谈了自己的所思所悟。

  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精神是民革的使命与职责

  记者:请简单谈谈民革与孙中山先生及中国国民党的关系。

  周铁农:民革不仅仅和孙中山先生的渊源深厚,和中国国民党也有许多历史和社会联系。民革老一辈的领导人,如李济深、何香凝、邵力子等,都曾经是中国国民党的元老;后来的领导人,也有许多与中国国民党的历史渊源很深,比如民革中央原主席李沛瑶是李济深的儿子,原主席何鲁丽是何思源的女儿,原名誉副主席贾亦斌是蒋经国的同窗好友等等。

  作为原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创建的民主党派,民革对孙中山先生一向怀有崇高的敬意和深厚的感情。民革从孕育、成立到发展,一直受到孙中山先生思想和精神的重要影响。继承、发扬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的精神,是民革的优良传统,是民革的使命与职责,也是民革作为参政党最基本、最重要的特色。

  辛亥革命的不朽业绩值得大书特书

  记者:如何评价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意义?怎样看待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

  周铁农:辛亥革命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一举推倒了,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为中国的近代化提供了政治和制度条件,为中国开启了通向光明的闸门,这一不朽的业绩值得大书特书。

  1912年3月11日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彻底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在中国人民面前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民主共和体制,为使中国从封建专制政体转轨到近代民主共和政体作出了法律上的保障。

  随着封建帝制的废除,附生于封建帝制的种种腐朽制度也被次第扫除,例如世袭制度、太监制度、包衣制度等等。所以,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的实际政治影响和思想影响,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政治体制的革故鼎新,社会习俗的除旧布新,的确使民国初年的中国政治和中国社会面貌为之一新。

  然而,自袁世凯取得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位后,民国政坛风云不断。如何看待辛亥革命在政治上的挫折呢?历史的发展自有其内在的逻辑。辛亥革命毕竟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它包括民主思想的大规模传播和民主主义革命行动的疾风暴雨似地推行。民主思想的大规模传播,为民主主义革命的推行起到了极其重要的舆论动员作用;而民主主义革命的实现,使全国的老百姓受到了一次极其难得的民主主义的教育和洗礼。

   经受过辛亥革命民主共和思想洗礼的人们,自然不会容忍袁世凯背叛共和与复辟帝制。仅仅做了83天皇帝梦的袁世凯,便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忧愤而死。袁世凯反对民主、背叛共和失败得那么惨、那么快,原因何在?这显然是辛亥革命用实际行动向全国人民普及了民主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没有失败。历史发展尽管不是那么径情直遂,但历史发展按照一定规律朝着某种不变的方向前进,又是不能改变的。袁世凯的失败,再次证明了这一真理!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