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建议为邹容塑雕像

辛亥革命网 2013-06-20 00:00 来源:重庆晚报 作者:罗静 周璐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昨日,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等单位主办了纪念邹容《革命军》发表110周年座谈会。市人大常委、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周勇认为重庆作为

  一条邹容路,一个邹容纪念碑,让重庆人熟知邹容。昨日,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政协学习及文史委员会等单位主办了纪念邹容《革命军》发表110周年座谈会。会上,作为研究邹容的最新代表性成果———《邹容与苏报案档案史料汇编》也正式亮相。

  《邹容与苏报案档案史料汇编》副主编、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蔡斐自2005年开始研究邹容与苏报案。他介绍,在周勇、王志昆等一批重庆学者的努力下,2005年以后,一大批苏报案相关的档案史料先后被发现。在该书中,就首次公布了上海租界庭审邹容的记录。

  市人大常委、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邹容与苏报案档案史料汇编》主编周勇介绍,邹容是重庆籍著名的中国民主革命思想家、宣传家,今天,不论是大陆还是海外的教材,凡是关于中国近代史专著和教材,都会列专门章节记述邹容之功,邹容是重庆历代先贤中在中国通史著作中真正能够写下篇章、让重庆人民引以为傲的历史人物。

  周勇透露,在对邹容与苏报案的史料发掘中,他们发现了一段极其重要的史料———《字林西报》1903年12月12日刊载的审讯邹容的记录,其中有邹容在法庭上与律师和法官的对话,可以看出邹容对社会主义的明确追求和理论准备,这是邹容思想从大声倡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自觉信仰社会主义转变过程中的重要材料。

  周勇总结说,邹容对中国梦的追寻,历经了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三个阶段:一是以“爱国主义”为基础,东渡日本寻求救国救民之道。二是以“民主主义”为基础,矢志建立“中华共和国”。三是以“社会主义”为梦想,为救国救民而献身。“邹容代表了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民族独立解放中思想的不断进步和自我提升。”

  周勇建议,上海是邹容的牺牲地,有邹容墓、邹容纪念馆。重庆作为邹容的家乡,虽然有邹容路和邹容纪念碑,但还差一尊邹容像。“后年是邹容诞辰130周年,希望能看到邹容的铜像屹立在家乡大地上。”

  渝中区区委书记唐英瑜说,渝中是邹容出生、成长的地方,不断发掘邹容思想历程和奋斗业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凝聚强大社会正能量,具有重要意义。

  链接

  18岁时,邹容写就了名扬天下的《革命军》。重庆图书馆研究员王志昆介绍,《革命军》出版后,翻印流传极广,从1903年起,《革命军》先后在上海、新加坡、日本等地出版发行,翻印29版,发行100万册以上,居清末革命书刊销量的第一位,孙中山都亲自帮忙给邹容卖书。

  相关文章:

  重庆举办座谈会纪念邹容“革命军”发表110周年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