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黄埔嘉宾聚成都 参观建川博物馆共忆历史

辛亥革命网 2013-06-18 00: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作者:李丹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6月17日,前来参加第七届黄埔论坛的两岸黄埔同学、各地黄埔组织代表、及知名黄埔后裔、有关专家学者等一行90余人,在成都建川博物馆缅怀抗

  6月17日,前来参加第七届黄埔论坛的两岸黄埔同学、各地黄埔组织代表、及知名黄埔后裔、有关专家学者等一行90余人,在成都建川博物馆缅怀抗战先烈,共忆沉痛历史。

  中国壮士群雕广场找寻原始回忆 揭开历史真相

  上午,在中国壮士群雕广场,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林上元,台湾退役上将、中华战略学会理事长王文燮,以及来自海峡两岸的黄埔亲属、黄埔代表一起,为抗战英烈雕像敬献了花环,并默哀致意。

  坐落于成都安仁古镇建川博物馆聚落内的中国壮士群雕广场,仿佛置身旷野之中,纵深81.5米,前宽45米,后宽31米“V”字形的下沉凹槽使这里200多名抗日名将雕塑在地平线上豁然拉开。整个广场似一幅抽象的中国地图,代表着1931年至1945年全民族抗日将士英雄群体在广场上矗立着,他们坚守着各自抗战时的岗位,巍然挺立,呈现出国军、共军、地方军团结起来抗击日军的态势。

  台湾退役上将、中华战略学会理事长王文燮接受采访时表示,历史不能随便编造,历史要求真实、真相,群雕广场的人物都是真实存在的。它不仅还原了抗战的鲜活景象,而且还原了真实客观的历史真相,让更多的年轻一代能清晰地看到抗战期间一幕幕真实的情景。看过这么多历史博物馆,这里是最了不起的。

  已过古稀之年的谢继民从未见过父亲谢晋元,今天他再次来到父亲的雕像前鞠躬致意。谢继民告诉记者,2010年中国壮士群雕广场刚建成时他来过这里,这回重返故地,也只是为了再看看父亲。一直以来,还原历史的真实,是他真正在乎的事情。他曾经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史料、照片,捐赠于博物馆,希望后辈们多去了解这段真实的历史。

  抗战老兵手印广场继续征集手印 让历史永久留存

  抗战老兵手印广场上的纪念碑上面印有4000余名抗战老兵的手印。在阳光的照耀下,手印显得格外鲜亮,一排排层层叠叠、滚滚而来,令人肃然起敬。他们的主人在国难当头之际挺身而起,手握大刀、长矛、手榴弹与敌人奋战;他们用这双手埋地雷、炸碉堡、扣扳机。。。捍卫了我们的国家,拯救了我们的民族。

  手印碑林呈胜利的“V”字型。重重叠叠的手印,形成排山倒海之势,这就是民族力量的真切体现。也正是这些粗壮的手力挽狂澜,扭转乾坤,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至今抗战老兵手印仍在继续征集……

  老兵在慢慢凋零,一代抗战老兵的荣光,永不凋零。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拜托嘉宾们一起帮忙收集老兵手印,希望在台湾的、曾参加过抗战的老兵们也能提供手印,汇集起来供后人纪念,让这些功勋卓著的手在历史上留存下来。

  嘉宾们还参观了正面战场馆、飞虎奇兵馆、不屈战俘馆和川军抗战馆。烧有《义勇军进行曲》歌词的彩瓷砚台、黄埔军校成都分校使用过的课桌椅、西南联大湘黔滇旅行团日志、日本投降签字仪式请柬、廖季威的水晶印章、侯镜如使用过的皮文件包……在向人们诉说那一段段历史故事。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