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第一处纪念孙中山的公共设施(2)

辛亥革命网 2019-11-21 09:10 来源:团结报 作者:王勇则 查看:

静海独流中山亭既是天津最早设立的纪念孙中山先生公共场所,也是天津最早开辟的北伐战争胜利纪念地。

  三是天津《大公报》1929年3月11日第11版《中山公园今日可修理完竣》载:“总理逝世四周纪念筹备大会,议决改河北公园为中山公园后,连日以来,已着手修理。刻门前已一律刷新,园内小亭及土山、水池等亦正在粉饰。植树地点亦挖掘妥当,今日当可竣工。多年颓废之荒场,形将一变而为葱茏蓊蔚之所矣。”

  四是上海《申报》1929年3月13日《总理逝世四周年纪念 全国一致致祭 举行植树典礼》:“天津。总理逝世四周年纪念会,上午九时半在市党部纪念厅举行。到各界代表及市民两千余人。于纪梦主席,首述四年以来革命经过情形,次述纪念意义:一、要时时刻刻站在民众立点上奋斗;二、根据总理革命方略,以党建国;三、继续总理革命精神;四、勿忘十三年本党改组精神;五、效法总理伟大人格。再次,献花、读祭文。最后,全体高呼口号。闭会后,各界在中山公园植树。原定崔市长(即崔廷献)行植树礼,因崔赴晋,由秘书长冯司直代表。共植六百株(十二日下午二钟)。”

  五是天津《北洋画报》1929年3月21日第295期第2版刊载题为《中山逝世日天津当局在中山公园植树之盛况》的照片,3月23日第296期第2版刊载题为《天津特别市各级党部于中山逝世日在天津中山公园植树合影》的照片,1929年5月28日第304期第2版又刊载题为《改为中山公园后之天津旧河北公园之外观》的照片。

  据上述记载可作出明确判断,即:天津当局将河北公园改为中山公园,于1928年10月动议,但决定命名的时间并非正式命名的时间。直到孙中山逝世日(1929年3月12日)前夕,才正式改称。其始称时间当以改悬匾额之际为准。

  现在的问题是,1928年,天津是否已建有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公共设施了呢?常见记载对此均语焉不详。

  2.静海独流镇中山亭的建成时间

  天津静海独流镇文昌阁院内,曾建中山亭。今人记载对此有所提及,已见《追忆独流文昌阁》《独流文昌阁始末》二文,可予参考,即:“久驻独流的某军长官方振武,鉴于‘坛庙臻备、惟缺文昌’之上情,遂于1932年倡议三造文昌阁,阁呈尖顶。”当时,“阁前曾建有专为焚烧字纸的小亭一座,高二米,命名‘中山亭’。”方振武为之题联:“中外咸钦道德精神永不朽;山河已改国民革命告成功。”此联“冠‘中山’二字,故名‘中山亭’。每当私塾、学堂开学,师生必手擎书有‘敬惜字纸’的黄色小旗,毕恭毕敬地前来拜阁。平时,镇内字纸亦到此焚烧。”

  文献记载则表明,独流中山亭并非建于1932年,而是于1928年8月建成的。

  一是天津《益世报》1928年7月10日第11版《建设中山亭 已开始动工》载:“独流通讯。本镇河东文昌阁,自民国四年,由绅商各界筹款建筑以来,屡遭兵燹,致将围墙、配房、门楼毁坏无造,所幸全阁无恙。今蒙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团方振武总指挥,亲愿出款,从新修筑,扩大左右配房、翻新门楼围墙,在前殿址,弗设一中山亭,为孙总理永久纪念,业于昨日(五日)开始动工。前因方总指挥晋京,该处派有吴副官监理修筑。闻昨日方总指挥已将该款汇流云云。”上海《申报》1928年7月11日《北方军事杂讯》亦载:“天津方振武捐资,令所部士兵修葺独流镇文昌阁,并建中山亭(十日下午五钟)。”

  二是天津《大公报》1928年8月21日第6版《各县通讯 独流》:“方振武在独流文昌宫建筑中山亭,已经工竣。上悬一匾,系‘中山亭’三字,上款系方振武题,并楹联云:‘中外咸钦,道德精神永不朽;山河已改,国军革命告成功。’现镇内商学会组织一中国国民党静海独流镇党义研究会,每日上午六时至八时为上课时期,有建设委员会常务员李奉周担任演讲革命历史,李桐蔚、岳家俊等担任演讲《三民主义》《建国大纲》《建国方略》,听讲者甚为踊跃云(十九日)。”而天津《益世报》1928年8月21日第11版《独流镇中山亭落成以后 举行纪念会盛况 党义研究会成立》所载更为详细:“独流通讯。方总指挥振武,在独流文昌宫建筑中山亭,已志前报。兹见得该亭已经工竣建成,随摄影以为纪念。中山亭上,悬一大匾,系‘中山亭’三字,下款系方振武题,并楹联云:‘中外咸钦,道德精神永不朽;山河已改,国军革命告成功。’亦系方振武题并撰。随由独流商会用油作,将中山公园中山亭以及阅报室,均为油漆,辉煌流丽,美景天然,并用照像馆将各亭园均为照下,以为纪念……”

  据此可知,当时不仅在独流文昌阁(亦称文昌宫)内新建中山亭,而且也将独流文昌阁称之为中山公园了。

  3.独流文昌阁中山亭的挖掘空间和研究意义

  独流文昌阁中山亭的挖掘空间和研究意义都很大。

  一是独流文昌阁清代屡加修葺。同治十二年(1873年)版《重辑静海县志》载:“独流镇河东有文昌阁一座。乾隆五年(1740年),李经介施地六亩五分,李学诗劝捐创建。咸丰三年(1853年)毁于‘发逆’;十年(1860年),李学诗五世孙、庠生荫塘与贡生侯毓刚、封职朱衍绪重修,规制如初。邑中科名,独流鼎盛,诸士崇敬,斯文之报。”1934年版《静海县志》又载:“阎联奎,字鲁堂,监生,祖居洋芬港,乾隆初年迁居独流镇。”“道光十年(1830年)建文昌阁于独流镇。”此后,虽然于1915年再获修葺,但因军阀混战而破败不堪。

  二是方振武因率部参加“二次北伐”,而进驻独流。1928年,上海《申报》对此报道较详。2月14日:“第九方面军方振武(现已改为北伐第十一路总指挥)全军,新近由豫南信阳、孝感,集中驻马店,参加‘河北战争’”;“方部共有五军,军容甚壮,亦国民军军队之佼佼者”。6月11日:“第四军团总指挥方振武,鱼晨(6日晨)率部抵静海。”6月15日:“方振武派员来津,设立第二集团第四军团司令部。”6月16日:“陈策十四日午专车赴唐官屯,欢迎陈调元。车至独流,因路轨损坏,不能进,下车访方振武。”6月20日:“方振武部已抵杨柳青,三十七军(陈调元部)进驻独流镇。”6月28日:“方振武第四军团部由独流移驻杨柳青。”

  三是方振武缘何倡建独流中山亭?这从天津《大公报》1928年6月17日第7版《方振武部驻扎津南 纪律严明 训练极勤》一文中可见端倪:“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团总指挥方振武,督率所部三十四军阮玄武、四十一军鲍刚、四十七军高桂滋、四十二军之九十五师骑兵旅、炮兵旅、教导团、手提机关枪营及第三军全部,于五日,由沧州追击残敌,至杨柳青,停止前进。现驻扎独流镇、静海、马厂、青县、沧州等处,整顿训练,每日晨五时朝会。全军团各部处及附近部队,一律参加。由方氏演说国民党主义或中央最近政治军事状况,次呼口号、唱军歌。会毕,回营食饭,饭后下操。操毕,由各连排官长率领,清扫街道或垫路。街巷不见游逛官兵。其纪律之严明,可以想见。至其官兵对民众之亲爱和霭,尤足使人欣敬。各城镇通街大衢,均书大字之党义及党纲或中山遗嘱、训词等主义之宣传,另现一种革命新气象云。”可见,方振武既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和追随者,也以宣传孙中山思想为己任。

  又据上海《申报》1928年6月30日载:“方振武二十八日早,由独流来津,下午三时赴北平”;“方振武二十九日晨六时,同参谋处长杨珏、随军参谋江声煌等,赴西山奠祭总理”。7月9日又载:“天津方振武令所部三万人,挖浚御河(即南运河)。”可见,独流一线战事甫定,方振武即关注民生、安抚地方。而其兴建中山亭的心理动因,显系出于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

  天津特别市政府成立伊始(南桂馨于1928年6月25日就任市长),百废待兴,天津各界尚无暇开展相关纪念活动。

  笔者判断,静海独流中山亭既是天津最早设立的纪念孙中山先生公共场所,也是天津最早开辟的北伐战争胜利纪念地。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