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形的买路钱:高达运营成本30%至40%

辛亥革命网 2011-04-17 00:00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李正豪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一位货运公司的老板对《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他耳闻目睹的“买路”经历包括:不到600米就收费5元钱,25公里之内设置5个收费站,一条高速

   要从此处过,留下“买路钱”。

  一位货运公司的老板对《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他耳闻目睹的“买路”经历包括:不到600米就收费5元钱,25公里之内设置5个收费站,一条高速公路的收费年限高达756年等。

  相关文件规定,我国高速公路收费站之间的最低间距为40公里,最高的收费年限可达30年;但有些地方20公里就有一个收费站,很多公路的收费年限都超过了100年。

  记者调查发现,“买路”成本在我国物流业运营成本中的比重约为30%~40%,有些企业甚至更高,这让高油价时代的物流业者更加不堪重负。

  成本重负

  上海新杰货运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600多台车辆的中型物流公司,在上海、广州、武汉、成都、西安、北京、沈阳七个城市拥有转运中心。该公司副总经理钱凯南告诉记者,公司拥有自己的司机队伍,司机收入包括基本工资和运输里程数超出一定范围以后的津贴、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路桥费由公司支出,总体规模在运营成本中的比重占到4成左右。

  该公司一位负责运营的高管向记者抱怨——路桥费和高价油使公司不堪重负,“运费再不涨,搞货运的公司就要死光了”。这位高管透露,该公司希望合作伙伴能够接受5%~10%的提价,但“与甲方的谈判很艰难”。“我国物流市场非常分散,物流公司还不具备与甲方的议价能力,高企的运输成本蚕食了公司的利润,也限制了公司的扩张”上述高管表示。

  号称国内最大的公路零担运输公司的德邦物流每年的“买路钱”占总成本的1/3左右。该公司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公司拥有1900多台运输车辆,已经覆盖到全国30个省市,营业网点和转运站点更为密集,货物在不同省份运输的时候可以尽可能地使用本地车辆,这有助于控制路桥费的支出。

  据北京工商联物流商会秘书长田明介绍,物流企业分为纯货运企业、综合物流企业以及第三方物流公司,路桥费在物流行业运营成本中的比重大约在30%~40%,而包括燃油费等在内的整体运输成本在总运营成本中的比重,三类企业分别为80%左右、60%左右、50%左右。

  “雁过拔毛”

  虽然“买路钱”蚕食了公司的利润,制约了行业的发展,上述物流企业人士仍然不太愿意过多地谈及名目繁多的路桥费用。

  公安、交通、路政甚至一些民营的高速公路投资主体都“混迹”路桥费的队伍中。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我国公路主要通过融资、分段招标的方式建设,政府投资只占其中一部分,民间资本早已参与其中;公路建成之后,政府和民营机构都需要收回投资成本,因此收费站越设越多,也越建越密集,收费的年限也不断延长。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19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