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教授:要进一步在基层实行选举制度改(2)

辛亥革命网 2011-04-19 00:0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人民日报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高度重视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善于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一个政治优势。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总的看来,有几

  2.为民办事,探索“新”思路

  □ 群众喜欢什么样的党员干部,欢迎什么样的基层党组织以及它们的负责人,需要什么样的党员代表?为民服务,应是最好的答案

  且看下面几个场景。

  在中部,惊蛰刚过,春耕正忙。湖北省从3月起组织省、市、县三级7万多名干部,奔赴全省每个行政村,开展为期3个月的“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工作组要深入到全省26018个建制村,干部的足迹要踏进全省1062万个农户的家中。

  在东部,浙江省淳安县在全县全面推行了“村民事务全程代办制”,负责为群众代办有关政府事务以及需转送到乡镇办理的事项。受益的界首乡施家坪村村民方有田说,“代办制度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我家孩子今年的意外伤害保险就是我们村党支部书记给代办的”!同样“受益”的施家坪村党支部书记陈宝才说,“这个制度实际上是‘村民动嘴,干部跑腿’。我们村干部工作量是大了不少,但省去了群众很多麻烦,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戴,我们开展工作就更加顺利了”。

  在华北,河北省保定市在每个乡镇建立行政便民服务中心,每个县区建立信访接待服务中心,全市2.1万多名股级以上干部纳入亲民爱民帮扶体系,每月“逢五”近万名机关干部到6598个群众工作站听民声、解民忧……

  从这些场景里,人们看到了党员干部尽心尽力服务群众的身影。如果要问,群众喜欢什么样的党员干部,欢迎什么样的基层党组织以及它们的负责人,需要什么样的党员代表?为民服务,应是最好的答案。

  海口市公安局长彭晓敏曾经疑惑,为何警方加大执法力度,做了许多便民工作后,不但没有得到群众的支持和理解,反而还有一些群众对我们产生不满?他找到的答案是,不要怪群众不理解,还是要从自身找原因。“有些警察在执法和为民服务的过程中,在工作细节和方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群众自然不高兴。”他说。

  中央党校教授戴焰军说,做群众工作,党员干部首要是服务好群众。不仅要树立服务群众的理想观念,有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还要在服务的过程中,注意细节和方式方法。如果为民服务不尊重民意,总想替民作主,甚至越俎代庖,不但没有好效果,反而会招致群众的反感甚至反对。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龚维斌认为,许多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方面做得很好,群众也认可他们。但是还有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有些“欠缺”。“‘欠缺’就是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就像消除党组织建设的空白点一样,也要让这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的观念与方法上有改进。”他说。

  3. 选举改革,纲举方目张

  □ 基层党组织的选举改革,不仅增进了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的合法性基础,也更好地体现了选举人的意志,这对做好群众工作意义非凡

  “121∶32”,当计票结果在小黑板上公布出来时,表情一直很凝重的陈家贵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在现场数百名党员群众的掌声中,他起身与竞选对手来了个拥抱。这是一年前发生在江苏省南京市的场景,已在浦口区永宁镇侯冲村担任10年支部书记的陈家贵先后击败了4个竞选对手,再次当选该村党总支书记。

  陈家贵坦陈,和竞选时的心态不同,得到了“信任票”,当选后面临的就是如何兑现竞选时的承诺,如何为群众服好务的问题。

  适逢村党组织换届之机,南京市806个村通过“公推直选”的方式产生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再加上前一年全市363个城市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公推直选”的实践,“公推直选”产生领导班子在南京市基层党组织的换届中实现了全覆盖。

  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全覆盖”。“公推直选”最早发端于四川省平昌县10年前的乡镇一级党委选举。“公推”,是指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是一个初始提名的问题,目的是增进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的合法性基础;“直选”,是指党员直接选举基层党组织书记、副书记,是一个自由选择的问题,目的是更好地体现选举人的意志。从一隅探路到全国各地广泛实践,“公推直选”成为近10年来党的建设中具有标志性的创新成果之一。与此同时,各地还探索出了“两票制”、“两推一选”等做法,丰富了基层选举制度的创新举措。

  张希贤说,这些选人制度的改革对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意义非凡,说它是做好群众的根本性举措也不为过。他认为,虽然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有群众立场,但乌纱帽是“上面”给的,有些党员干部难免会眼睛只盯着“上面”,很少顾及“下面”,很难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结合起来。

  中央党校教授高新民也认为,需要进一步在基层实行选举制度改革。以授权方式的改革,促使各级领导干部为群众服务,促使各级党组织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结合起来。这其实是抓住了做好群众工作的根本,抓住了纲举目张中的“纲”。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19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