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家父——辛亥名将唐牺支(2)
辛亥革命网 2011-03-31 00:00 来源:《湖北文史》总第八十八辑 作者:唐博文 查看:
11月19日拂晓,司令部派人侦察敌情。获悉荆州外围的八岭山、万城堤等处,有驻兵防守。家父得到这个报告后,知道昼攻无效,决计夜袭。即选择夜间攻击的目标,颁布命令,以管带邓金标、参谋胡冠南率兵士一部于19日夜12时向八岭山袭击。此部击溃了荆州外围八岭山至秘师桥一带主力约2000人。11月 23日夜,欧阳超又率一部偷袭了万城堤敌营,将敌逐至梅花桥。至此,八岭山和万城堤都落入革命军之手。
11月25日拂晓,革命军进攻梅花桥敌阵,将敌压缩在戴家湾西南山地及秘师桥一线。此时,关克威已克荆门,截断襄阳与荆州的通道。家父得到这些情况后,就在当夜开会商定于明早发动总攻击。26日拂晓,部队刚刚行动,敌左都统恒龄却集中了3000 人进扑革命军梅花桥阵地。欧阳超部因寡不敌众,势颇危急。好在八岭山邓金标部已从侧翼出击,一鼓击溃敌人的戴家湾西南阵地。进攻梅花桥之敌后路既被切断,再也不能退入西门,只好据守东门外草市一带阵地。滨江的沙市,同时亦被喻洪启部占领。这一仗,总共歼敌600多人,大获全胜。
沙市被革命军占领后,革命军士气更加高昂,争先杀敌,将敌压缩在荆州城内,杜绝粮草进入,并不时袭扰敌营。连魁向清廷告急说:“现在城池被困,饷粮已绝,子弹告罄,城数万生灵,危在旦夕。”要求汉口抽兵来援,“迟则无济”。最后,清军不得不托外籍教士出面磋商条件,请革命军派代表进城议和,喻洪启报告家父,家父立即指出:“进城议和近于弱,欢迎将军近于谀,二者切勿行! ”
12月8日,湖南西南西北路安抚使王正雅奉湖南都督之命率湘军至沙市,有众1700余人,革命军声势更加旺盛。家父认为当时汉阳刚刚失败,敌势益张,虽然交通线被割断,但恐日久生变,复于9日率各营队向南门开炮轰击。并命沈岳乔参谋督率邓金标、欧阳超二营,合攻两门,张鹏飞参谋会同王正雅统带之湘军,径至北门,使用云梯及布袋实土,为登城之计。各部一致行动,向荆州城发起总攻击,激战一昼夜,敌人粮尽弹绝,无力顽抗。12月10日,左都统恒龄在旗民责骂声中举枪自杀。将军连魁及右都统松鹤不得不请比利时教士马修德、英人葛云森等向革命军洽降。18日,家父核定降款六项,率军进入荆州城,荆州遂完全入于革命党人之手。
家父欲占荆州之时,驻扎在沙洋的安襄郧荆招抚使季雨霖的参谋施化龙献议:“唐牺支尚未克荆州,率队往沙市,声言增援,实则筹一笔巨款,或可收编唐军。”季雨霖采纳了他的意见。在荆州攻克之后,委派施化龙这个逃官作为援荆总指挥。施化龙的挑拨离间之计,对文学社是一个极大挑衅,几乎闹到分裂的地步。在武昌方面也有种种传说,对家父大为不利。黎元洪先后派丁仁杰、江炳灵到荆、宜视察后,才在给家父的电报中说到:“足下全副精神经营荆、宜,勇敢仁毅,鄙人素所钦佩,所传种种,不胜诧异,对足下岂有歧视!”家父致武昌电中也表示:“苦在士兵,功归长官,窃以为不可。”
革命军攻克荆州后,家父积极筹备成立国民政府,并请示北伐,特从荆州沙市军中挑选勇敢善战的将士约一标为北伐第一军, 由董原超带领,从沙市出发,奔赴襄阳,准备进攻河南。后因为南北议和告成,北伐军队回原地驻扎。荆州光复正值阳夏危机,荆州远离武汉,湖北军政府无暇顾及。黎元洪特任家父办理荆州善后事宜,并命令节制荆州、宜昌、施南、鹤峰四属军队以及民事、财政事件,改设荆宜鹤总司令部名义。南北停战协议达成后,所有民事财政,应各有专司,不便兼顾,所有总司令部名义,也应该取消。1912年2月,宜昌、荆州唐军改编为鄂军第七镇,仍由家父统制。湘、鄂军第七镇改为师,家父亦由统制改为师长。同年9月,家父同其他师长一起由袁世凯政府授予陆军中将、勋二位。10月,家父即电黎“职师拟以10月底为实行取消期限”。黎回电说:“师部人员及退伍士兵,一日未尽快安置,该师长即日不能去。”同年底,家父离开军职,从宜昌到武汉,再赴北京就将军府咨议职。然后,回慈利家乡小住。宋教仁被刺案发,家父愤慨不已。1913年第二次革命失败后,国内仍不能存身,便去日本,住在北丰岛郡,就其住所署名“嚣嚣子寄庐”。
袁世凯称帝,家父闻讯,愤然回国,意欲举旗反袁。不料袁死,黎元洪任大总统,几次电召家父,家父思之再三未行。1917 年家父充任湘西靖国援川司令官。1918年改任湖北靖国联军招抚使。出川时取道桑植洪家关,在此结识贺龙,同时邀贺龙回家乡三官寺一住。此后二人过从甚密。
1919年,柏文蔚在施南任靖国联军总指挥,邀请家父任参谋长,1921年,陆军大元帅孙文任命家父为湖南讨贼军司令官。此时,家父在家乡居留时间较久,曾一度兼任慈利团练局长,对开发家乡自然资源颇具雄心,且设想了开发蓝图。当时,以北山、磺场和泪湖为慈利三利,很有开发价值。家父等发起组织溥利公司开发磺场,又计划在竹叶坪泪湖泄水处横筑一堤,使湖水不致于涸。在湖水浅处种莲、菱,深处养鱼,终因筹措资金不易等原因,计划没有实现。1922年,陆海军大元帅孙文电召家父赴广州任别动队总司令、湖南劳军使。行到永州,适黎元洪再任总统,家父应召入京,与邑人孙道仁同授将军府将军另兼湘军驻京代表。
1924年3月,家父因肺结核病在北京将军府逝世,享年3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