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我的爷爷——辛亥革命勇将徐拱禄(2)
辛亥革命网 2011-08-17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徐柏刚 查看:
辛亥革命时期社会动荡,太湖水匪猖獗,1914年徐拱禄驻守嘉湖地区,任机关枪连长。当时政府采用江浙会剿及省内会剿,徐拱禄率机关枪连上船参加会剿,水匪主要怕舰上的机关枪火力猛,所以会剿和巡逻都取得一定效果,深受老百姓称赞。机关枪连有个修械兵,叫程汝贤,永康独松村人。常利用节假日去当地华达利钟表店师傅们修理钟表,逐渐懂得了钟表的原理。退伍回家后,开了个“华达利钟表修理店”,是永康最早的一家钟表修理店。在当兵时还把仅能点发的机枪,设计改装机枪的连发,因此1914年获孙中山颁发的银质奖章。他的事迹载入《永康县志》。
1926年广东革命军开始北阀,年底孙传芳、吴佩浮部败兵由赣南窜到浙江,在金华的溃兵枪劫、掠夺,市面上十分混乱。商店纷纷关门停业,人民遭受兵灾之苦。徐拱禄任金华警备队营长,指挥本部保境安民,平息兵灾,亲临现场,临危不惧,屡次缴溃兵的枪械。不久兵灾平息,社会秩序稳定,恢复了正常商业活动。金华各界士绅及商会非常感激,特制绵旗一面,两枚形似盾牌的“金盾”和“银盾”各一个,以表示感谢之意。
1927年夏,徐拱禄弃官辞职,回乡办实业。在维新思想影响下,徐拱禄热衷于办实业“实业救国”。1928年拿出自己和家庭多年积蓄投资吕公望在上海开办的“永豫纱厂”。
永康历来水陆交通不便。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当徐拱禄得知要修筑金武永公路时,积极参加这项利国利民的筑路工程,多次在金华旧居召集金华各界人士商议筹股,策划、确认修路方案等。并亲自到现场勘测、确认修路事宜。
1933年6月1日金武永长途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选出董事20人,徐拱禄被选为常务理事,直接参与公司初期筹建工作,同年9月23日正式营运。这是永康最早的公路和汽车运输,从而使由船、轿交通工具改为公路、汽车,有力地促进永康地方经济的发展。
徐拱禄崇尚品德,重道德,讲礼貌,家训严谨。为人处世正直忠厚,十分孝敬父母。重乡亲,重感情,讲义气,他始终坚持“求真,崇德,尚武,好学”的人生风范。徐拱禄旧居客厅上方有一匾,写着“崇德堂”三个大字。这是徐拱禄的堂号,借以弘扬祖德,启裕后人。
徐拱禄出身贫苦家庭,青少年时期深受压榨之苦难,辛亥革命后期,军阀混战,官场倾轧,多少人为了权势,出卖良知,背叛自已过去的历史。徐拱禄在迷茫和怀疑之中,逐渐认识了共产党,思想上倾向共产党。他不怕危险帮助红军,极力掩护、营救中共地下党员,为革命事业做出许多有益的事。
楼观泽17岁时,在永康吕南宅任小学教师,接触共产主义思想,1927年5、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的7月楼观泽尔后又到上海劳动大学读书。楼观泽是永康早期的共产党员,他与徐拱禄是亲戚,虽然辈份不同,但有共同语言,两人无所不谈。1932年暑假,在上海劳动大学读书的楼观泽回到永康楼店村家中。当时其共产党员身份已暴露,在楼店村有位叫楼兴邦的朋友借他的高中毕业证到杭州考学校,被国民党误抓,投入杭州陆军监狱,很快楼观泽的身份被楼兴邦出卖了。永康县国民党政府得知楼观泽回来的消息,立刻派军警抓捕。徐拱禄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派人去楼店村送口信“速离家”。楼观泽迅速从田间缝隙中跑走。不到半小时果真耒抓人,结果敌人朴了个空。楼观泽脱险后,托人送口信:“住上饶头”。徐拱禄托来人带回口信:“明晚走小路,到金华家里躲避”。楼观泽尔后从速回到上海。
1930年6月共产党员吕思堂、邵李清等人在上海购买手提机枪,并安全运回交给红军部队。但是由于一个偶然事情败露了。运枪的船夫知道他们给船主十二元小账,向船主讨小账,一个钱不给,因此吵起来,向县政府报告,船主被捕,运枪的事完全暴露。此事被徐拱禄知道,立即通知吕子钦的老婆淑园,将此重要情报送出。吕思堂和邵李清得到这个情报,两人商议利用这情报打击敌人的进攻,把部队派出去,进入阵地。拂晓,敌人开始攻击,到下午一时才把敌人打退。同时淑园漏夜由永康赶到金华,将永康县政府要派人来金华捉拿,吕子钦、骆俊山等人消息,通知他们,马上离开金华,顺利脱险。
徐拱禄在1932-1934年间曾解救一位青年农民地下共产党员,叫陈天生,家住永康新楼村附近一个山岙里。他父母为感谢救命之恩,陪儿子来徐家,一定要认徐为干爷,请徐为他取名叫陈天生。如果还健在的话,年纪大约九十多岁了。
徐拱禄的生平事迹,虽然了解些,但还不够详尽。还恳请各界知情人士,特别是永康家乡能提供新信息或更详实内容,那怕是平凡生活琐事,在此表示感谢。
(作者系徐拱禄之孙徐柏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