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的改革经验就是一本教科书

辛亥革命网 2010-09-14 00:00 来源:红网 作者:红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30年的改革经验是一本教科书,意思是说我们要尽可能地从课本上汲取学识,能举一反三,走好前面的路;而不是沉浸在书本所展示的成果中沾沾

  大河网讯  30年的改革经验是一本教科书,意思是说我们要尽可能地从课本上汲取学识,能举一反三,走好前面的路;而不是沉浸在书本所展示的成果中沾沾自喜,裹足不前。

  我们看到,最近无论是电视还是纸质媒体或是网络上都在高调展示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果,让人们在寒冷的岁末重温所经历过的峥嵘岁月,得到心灵上的慰藉与鼓舞,彰显人文关怀。

  其实重温所取得的成果的同时,也不要避讳眼下所面临的重重困难。我们最该汲取的正是敢于直面困境的勇气,敢于在封闭的困境中放眼世界的豪气,敢于从旧有体制的枷锁中突出重围的士气,敢于在强国林立的格局中寻找出路的大气,敢于在百废待兴的乱序中一心一意抓经济建设的底气,敢于为了美好的明天而无惧变革带来的阵痛!这就是改革开放30年教科书中的经验,让一个积弱的国家在短短的几十年里走完了发达国家需要上百年才走完的路程。

  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观更是让一个大国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能认真审视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并有能力做出适时调整。说到底就是明确前进必须付出代价,进步必须打破旧的枷锁,发展必须在改革的不断阵痛中找到方向的真理。倘若有谁还不理会世界瞬息万变的局势,还想西瓜芝麻一起抓,那么丢掉的很可能就是西瓜;倘若有谁还不愿正视国家急迫解决老百姓如何度时艰的严峻问题,依然想熊掌和鱼兼得,那么在如此寒冷的“冬天”恐怕两者都拿不到!因为在世界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躲过金融海啸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有“舍”才有“得”,“舍得”的辩证法就这样残酷地摆在了我们面前。智慧是用在刀刃上的百炼钢,不是用在刀背上的装饰品。

  回顾过去不是为了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来减轻此时的痛苦,忘掉在改革中所经历的阵痛是对当下的背叛。所以我们必须明白前进就是排除各方阻力寻求发展的过程,就是打破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中束缚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因此,改革三十年的教科书就是一部新旧体制矛盾斗争的进步史。尤其当下面对整个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企业减产,就业困难加剧,楼市不振,股民忧心,世界性的难题不同程度地压在了各国政府身上,哪个国家先从困境中走出,哪个国家就迎来发展的先机。这是整个世界智慧的角逐,考验的也是每一个政府在共同面对困境时如何正确解决国内最根本的民生问题的能力。那么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要为了保护某些部门或某些个人的利益而失去深化改革的机遇,畏首畏尾,优柔寡断是没有出路的。倘若我们还只是在一些部门利益之间摇摆不定,可能就因此失去了从危机中走出来的最佳时机,而走出危机的角逐已经在各个国家之间拉开了序幕。

  在经济发展中,从来都是找对路才有出路。经济繁荣期掩盖的问题不可避免地在经济放缓期集中暴露出来,对这点人们也应辩证地来看,其实也给了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机遇:那些养尊处优贪污腐败之风是要刹一刹了,那些部门之间人员冗杂互相扯皮只会折腾的现象是要杜绝了,那些只唯上不向下不能解决一地民生福祉的官吏是要整治整治了,那些一掷万金挥霍浪费的淫侈之风不能再在国外丢人现眼了;一句话就是要在当下必须有所作为。因为眼下所面临的是需要一个民族共同抗击的金融风暴,需要上下一心,同心同德,共度时艰。抵御世界性金融危机,不是一个国家在战斗,而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实体联手出击,这是一场在摆脱危机道路上的竞争和角逐!如果有谁还在一厢情愿地等靠或者亦步亦趋地照搬人家的模式,那等待我们的可能是别人甩给我们的愈加沉重的包袱,危机不会自行消失,危机会相互转嫁,这是一场智慧和风险的博弈。

  共度时艰有时要牺牲一小部分人的利益而取得全局的胜利,否则就有可能遭到意想不到的损失。所以,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依然考验的是政府的判断力和决断力;在此过程中不要怕产生矛盾,在矛盾中求发展乃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尤其在世界局势瞬息万变的当下,哪有无矛盾之理,哪有无风险之路,哪有无代价之未来,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取决于我们能否有全国一盘棋的视野和境界。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