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一九九七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与时
辛亥革命网 2010-08-01 00:0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刘蜀永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英国侵占香港地区以后,并未能割断香港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在近代中国风云变幻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中,两地同胞相互支援,反对封建压迫,
英国侵占香港地区以后,并未能割断香港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在近代中国风云变幻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中,两地同胞相互支援,反对封建压迫,反抗外国侵略,写下了许多感人肺腑的历史篇章。
香港与辛亥革命
孙中山创立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和同盟会曾先后在香港建立重要机构,使香港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成为革命运动的一个指挥中心和活动基地。
1895年1月下旬,孙中山在香港召集旧友陆皓东、郑士良、陈少白、尤列、杨鹤龄等人,联合爱国团体辅仁文社的杨衢云、谢缵泰等,建立香港兴中会。初期陆续入会的有数十人,包括爱国知识分子、爱国商人和会党分子。该会会所设在香港中环士丹顿街13号。
1905年8月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日本成立后不久,孙中山即派人前往香港建立同盟会香港分会。10月16日他乘船途经香港时,在船上主持了同盟会宣誓仪式。香港分会是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以外建立的第一个分会。
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曾以香港为基地,发动过多次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的武装起义。从1895年香港兴中会建立至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的16年间,孙中山直接策划的南方10次武装起义,就有6次是以香港为基地进行的。这6次武装起义是乙未广州之役、庚子惠州之役、潮州黄冈之役、惠州七女湖之役、广州新军之役和广州“三·二九”之役。此外,兴中会会员谢缵泰策划的洪全福广州之役也是以香港为基地进行的。在上述武装起义中,香港既是指挥和策划中心,又是经费筹集与转汇中心、军火购置与转运中心、海内外革命同志的联络与招募中心,也是每次起义失败后革命党人的避难场所。虽然革命党人在香港发动的各次武装起义皆未取得成功,但他们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对于唤起民众反抗封建专制统治,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香港曾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宣传重地。1900年1月,革命党人创办的第一家报纸《中国日报》即诞生在这里。《中国日报》刊载过不少文章正面阐述革命党人的政治主张。该报曾译载孙中山1904年撰写的《中国问题之真解决》,历数清政府的十大罪状,明确提出“改良满洲往日专制政体,变为中国共和之政体”。该报还多次投入论战,批驳反对革命的种种谬论。
香港爱国商人在财政方面对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贡献不可低估。例如,李纪堂曾经倾家鬻产,支持革命党人发动数次武装起义。黄咏商出售其苏杭街洋楼1所,得款充作乙未广州之役军费。又如,李煜堂、林直勉等慷慨资助革命机关报《中国日报》,使其得以度过多次经济危机,顽强生存十余年,为革命宣传作出重大贡献。香港还是革命经费转汇之地,海内外同志筹集的革命经费曾源源汇往中国报社代为处理。
省港大罢工
1925年5月30日,上海学生2000余人举行游行、讲演,抗议日本纱厂资本家枪杀工人领袖顾正红,号召收回租界,被英帝国主义者逮捕100多人。随后群众万余人聚集在英租界巡捕房门口,要求释放被捕的爱国学生,英国巡捕竟开枪屠杀,造成群众死伤数十人的“五卅”惨案。
香港工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1922年1月12日—3月8日,香港海员为改善生活待遇,反对英帝国主义压迫,举行过著名的香港海员大罢工。“五卅”惨案的消息传到香港后,香港同胞(特别是香港工人)反帝情绪十分高涨。1925年6月上旬,中国共产党又派遣邓中夏、杨殷等到香港发动工人罢工。这就使香港的爱国运动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了。
从6月19日晚上开始,香港工人的大罢工排山倒海般地爆发了。海员、电车和印刷工人率先行动,其他工人相继而起。罢工工人乘坐火车、轮船分道返回广州。皇仁书院的爱国学生500余人,也在6月21日举行罢课。高年级学生在罢课后返回广州。在广州,沙面的洋务工人也与香港工人同时举行罢工。
6月23日,广州市工、农、兵、学、商和省港罢工工人共十万人,举行反帝示威大游行。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负责人周恩来、陈延年等亲自领导群众参加游行。当游行队伍到达沙基时,对岸沙面租界的英法水兵巡捕竟用机枪向游行群众扫射,造成52人当场死亡,170余人重伤,轻伤无数。这就是骇人听闻的沙基惨案。消息传到香港后,罢工的规模更加扩大。原来持观望态度的一些行业的工人,例如洋务、机器、电报工人,甚至酒楼茶室、理发、清洁等行业的工人,也都相继参加罢工。从大罢工开始,前后约有25万香港工人参加罢工,返回广州。(当时香港人口总数约80万人)
罢工工人回到广州之后,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香港、沙面各工会代表大会,组织了“省港罢工委员会”,由苏兆征任委员长。罢工委员会组织纠察队封锁香港。东至汕头,西至北海,广东沿海口皆有纠察队驻扎。
省港大罢工使英国在经济上受到沉重的打击。由于罢工工人实行封锁,香港的输入输出1925年仅为1924年的一半,税收锐减。航运业也受到极大影响,1925年与1924年比较,到港船数和吨数都大大减少。由于清洁工人罢工,街上垃圾粪秽堆积如山,香港变成为“臭港”。港英当局只得派英军清理垃圾,连电车、渡海小轮也由英军开动。
轰轰烈烈的省港大罢工,从1925年6月起,到1926年10月止,长达一年零四个月,是世界工人运动史上前所未有的大罢工。这次大罢工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极大地提高了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的威望,对支援北伐战争和推动当时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