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对称帝后悔莫及郁闷中羞愤而终(五)

辛亥革命网 2010-08-01 00:00 来源:侨报网 2010-2-8 作者:侨报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临终言:关门皇帝羞愤而终在洪宪帝制闹剧中,最逗的是连老袁的家里人也不给他面子 ,袁世凯对称帝后悔莫及郁闷中羞愤而终(五),

 临终言:关门皇帝羞愤而终

 在洪宪帝制闹剧中,最逗的是连老袁的家里人也不给他面子。洪宪王朝开张还没两天,袁世凯的弟弟袁世彤、妹妹袁书贞居然登报声明与袁皇上脱离兄弟姊妹关系,令袁世凯实在是哭笑不得。

 袁世彤是袁世凯的六弟,他虽然从来没有出来做过官,而是一直在老家操持家务,但这个弟弟却很关心政治,时不时就写信给老兄,指斥他这个不对,那个无理,这回老兄要做皇帝了,袁世彤非但没有高兴的意思,反而大骂袁世凯是“清室之逆臣、袁家之不孝子孙”。

 为此,袁世彤还在家里拉起一支20来人的“讨袁军”,并号称“勤王”,要为清室讨伐袁世凯这个贼臣。袁皇上得知这个消息后,自然不能让他任意胡闹,于是电令当地警察局将“讨袁军”给镇压下去了。

 袁世凯的妹妹袁书贞,早年嫁给原山东巡抚张汝梅之子为妻,她本来和袁世凯的关系很不错,两家人还在逢年过节的时候经常走动,并常有书信往来,馈送更是常年不断。但这一次,因为袁世凯要复辟帝制,袁书贞便写信给兄长称:“袁张二姓,世受清恩。兄长代清为民国总统,还可以说是民主,如今又要称帝,到时如何去见地下的隆裕太后?你虽假托民意,但以妹视之,其实就是叛逆罢了!”

 就连袁世凯自己家里,也没有太平日子。在伪《顺天时报》的丑事露馅后,“太子”袁克定总觉得父亲已经不再信任自己而打算改立其他弟弟,于是他还想来个“玄武门之变”,把他的假想敌老二和老六一并干掉;而新华宫里的那些姨太太们,则成天在那里为谁封“妃”、谁封“嫔”而吵闹不休。据说,开始是这样安排的,正室于夫人为皇后自然没有话说,姨太太们则有子的封为“妃”,无子的封为“嫔”,这下好,一些陪侍多年而无子的姨太太们不答应了,结果闹起来后,惹得老袁暴跳如雷。

 在四面楚歌中,袁世凯只得宣布退位,但保留了总统的职位。为此,袁世凯先派人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老友徐世昌和段祺瑞,并让徐世昌出任国务卿,段祺瑞出任参谋总长,以帮他解脱困境。袁世凯本以为自己废除了帝制,又将老朋友请出来维持局面,按理应该可以混过去了,但西南各省仍旧不依不饶,非要袁世凯就地下野。

 闹到这步田地,只要袁世凯霸占这总统位置不下来,这全国各地的“劝退、迫退、乞退乃至斥退”的函电便日夜不绝地不断涌来,比原来拥帝时的规模还要多上几倍。至于那些帝制派的喽啰们,什么“六君子”,什么“十三太保”,大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这下也就溜的溜,跑的跑,没走的也早已是鸦雀无声,只剩下袁世凯这么个孤家寡人,衰病残年,苟延残喘。在这种情况下,原本以为凭自己的老资格可以力挽危局的徐世昌也是焦头烂额,最后只能知难而退,挂冠而去。

 徐世昌退后,由段祺瑞接任国务总理(取消政务堂,改回了原来的国务院),组建新内阁。段祺瑞在重掌大权后,情形就有点类似当年袁世凯逼宫了,只不过当年的袁世凯已经换成了今日的段祺瑞。当段祺瑞准备任命自己的心腹徐树铮为国务院秘书长时,袁世凯以“总理是军人,秘书长不宜再是军人”的理由加以反对,事后段祺瑞十分生气,他把烟斗狠狠地掼在桌上,厉声道:“今日还是如此!”

 至于另外一个股肱干将冯国璋,这时也没有闲着,他仿照当年清帝退位的优待条件也给老袁量身定做了一个“优待条件”:一、往事不追;二、公权不褫夺;三、私产不没收;四、居住自由;五、全国人民予以应有之尊敬;六、民国政府每年给予岁费十万元。这个“优待条件”,基本上代表了北洋系的意见,毕竟袁世凯是他们的老领导,做事情不好做得太绝,中国人还是讲人情味的嘛!

 据说袁世凯看到这个“优待条件”后,虽然心里很不舒服,但还是表示接受。据后来的历史经验,倘若袁世凯真的按照这个优待条件下野的话,袁世凯未必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毕竟,袁世凯下台了,谁又可以真正取代袁世凯的地位呢?段祺瑞、冯国璋还是黎元洪?

 谁也取代不了!后来的军阀混战就证明了这点。相反,如果袁世凯能够活下来的话,再次出山并不是没有可能,后来的很多军阀头子、还有蒋介石,不都是屡屡下野、又屡屡复出吗?以退为进,有时候还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