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对称帝后悔莫及郁闷中羞愤而终(三)

辛亥革命网 2010-08-01 00:00 来源:侨报网 2010-2-8 作者:侨报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二陈汤:一剂催命剂要了袁世凯的命袁世凯帝制失败后,曾有人用这样一句话来归纳其 ,袁世凯对称帝后悔莫及郁闷中羞愤而终(三),

 二陈汤:一剂催命剂要了袁世凯的命

 袁世凯帝制失败后,曾有人用这样一句话来归纳其迅速败亡的原因,这就是“起病六君子,送命二陈汤”。

 在中医里,“六君子”指的是“人参、甘草、白茯苓、白术、陈皮、半夏”这六味中药,但这里是暗指帝制运动中筹安会的杨度、孙额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六人;“二陈汤”原本是指中药半夏和橘红,在这里却是在洪宪帝制后期陆续宣布独立的陕西镇守使陈树藩、四川将军陈宦和湖南将军汤芗铭这三人。

 “筹安会六君子”鼓噪袁世凯称帝固然是人所皆知,但“二陈汤”这三位前后不一的表现更是让人大跌眼镜。先来说说汤芗铭。汤芗铭,湖北人,系著名立宪党人汤化龙之弟,他在18岁时中得举人,可惜后来清廷废除了科举考试,汤芗铭随后便改习海军并出国深造。在巴黎的时候,汤芗铭结识了孙中山并一度加入革命党,但后来他得知孙中山是三点会帮会首领后,又愤而退盟(他认为三点会是黑社会,不屑与之为伍)。

 汤芗铭学成回国后,历任镜清舰机长、南琛舰长,并于1910年当上了海军统制萨镇冰的参谋长。武昌起义后,在兄长汤化龙的指引下,汤芗铭率舰队投入民军,为袁世凯所忌惮。为了拉拢汤芗铭,袁世凯在授予他海军中将的同时,又将其调任教育次长,以解除他的兵权。直到“二次革命”爆发,袁世凯才再度启用汤芗铭,让他率海军与李纯的北洋第六师水陆并进,夹攻民军。

 由于在驱逐李烈钧的湖口之役中立下大功,汤芗铭随后被任命为湖南都督,时年不过30岁出头,可为是少年得志。为了向袁世凯表忠心,汤芗铭在湖南大开杀戒,被屠杀的民党及帮会分子仅有名可查的便多达两万余人,人送绰号“汤屠夫”。

 袁世凯的帝制运动开始后,汤芗铭投其所好,在湖南创办了《民国新报》鼓吹帝制并率先在长沙成立筹安会湖南分会。在汤芗铭的操纵下,湖南国民代表在国体投票中全体一致赞成君主立宪并恭戴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皇帝,汤芗铭在各省都督将军中带头劝进,最得袁世凯的欢心。袁世凯称帝后,汤芗铭被册封为“一等侯”,而袁世凯的嫡系曹锟只封为一等伯;关外的张作霖才封为二等子,足见汤芗铭之得宠。

 可惜的是,好运不长。在护国军兴起后,湖南倍感压力,汤芗铭最后在其兄汤化龙的劝说下宣布湖南独立,并通电全国:“芗铭虽有知遇之私情,不能忘国家之大义,但使有另途之悔悟,绝不为萁豆之相煎。如必举全国而牺牲,唯有以我相见。情谊两迫,严阵上言。”

 袁世凯看到汤芗铭的电文后,连呼“完了!完了!”由此病势加重,最终一命呜呼。汤芗铭虽然气袁有功,但因为之前的种种表现,终为湘人所不容,最后在袁世凯死后逃出湖南,从此在政坛上一蹶不振,并以研究佛学而终其一生(在建国后以九十高寿去世)。

 陈树藩是陕西人,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出身,他在辛亥革命时为陕西新军中的一名军械官,由此投机革命并陆续掌握了军权。陈树藩的为人一贯首鼠两端,善于巴结领导并敢于在关键时刻落井下石,比如在陆建章做陕西都督的时候,陈树藩百般讨好并做上了陕南镇守使。陆建章对民党分子极为仇视,但陈树藩表面赞同,暗中却有意给革命党留下一条后路,以两边讨好。

 由于陆建章在陕西严厉剿杀民党,杀人过多,加上积极支持袁世凯的帝制运动,以至于激起了陕人的极大愤怒。陈树藩见陆建章已经失去民心,随后便设计驱逐了老领导,并请求袁世凯任命自己为陕西都督。袁世凯为了笼络陈树藩,对他的要求百依百顺,但随着反帝制运动的不断高涨,陈树藩最终在北方各省中率先宣布独立,这无疑给了袁世凯一个沉重打击。

 陈宦,字二庵,湖北安陆县人,自幼便聪颖过人,15岁考中秀才,后来进入张之洞所设立的湖北武备学堂就读。在清末编练新军的热潮中,陈宦担任过北洋军第20镇的统制,后来又随云贵总督锡良入滇为陆军镇统。辛亥革命后,黎元洪以副总统兼领参谋总长,陈宦正好与之交游,于是便被推荐为参谋次长。黎元洪当时还兼任湖北都督,于是陈宦便以次长身份代黎元洪执行总长职权,这一安排,实则是袁世凯将陈宦安插为黎元洪身边的监视人员。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