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辛亥革命对营口的影响
辛亥革命网 2011-03-06 00:00 来源:辽宁省营口市档案局 作者:刘默林 吕波 查看: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是在近代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民的一场伟大斗争。它成功地推翻了反动腐朽的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是近代中国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
辛亥革命时期,营口是东北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是东北最早的开放城市,通过辛亥革命在营口的发生和发展、胜利与失败的史实,充分证明了辛亥革命对营口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其历史意义也是深远的。
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接受与传播
营口是外国入侵东北的桥头堡,是东北三省市场经济的中心。欧美商品输入和资本输入对民族资本影响很大,民族资产阶级早在19世纪80年代就已诞生。由于工商业的发展,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思想,随着海上贸易也传到了营口。20世纪初,简照南、简玉阶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也在营口开设代销处,其经理名叫胡子晋,他受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影响,在营口创办《民生报>,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民生报》颇受营口人民欢迎,革命高潮时,该报日发行量多达1500份,仍不敷读者需求。回族革命青年张子岐在营口创办《醒世报》,不久又在沈阳创办《奉天醒世报社》。由于《民生报》、《醒世报》的宣传鼓动,使营口人民很快有了觉悟,开办的,《营商日报》、《亚东报》等也报道一些国内革命党活动的消息,起民主革命动态的传播作用。香港上海和南洋等地货轮的船员也将海内外民主刊物带入营口,同时也将他们所见所闻的革命活动消息传播给营口人。通过各种渠道,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在营口得到广泛地传播。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入,唤醒了营口人民,一批先进分子纷纷组建资产阶级政党和团体。1910年,胡子晋在营口联名一些有进步倾向的青年岳紫阁、杨墨林(女)、郑兰田等人,组成蕾口商绅学界同志会,同志会的会员分头进行民主活动。岳紫阁组成的自治会,杨墨林组织的天足会,向封建时代受压迫最深、受危害最重、摧残妇女身躯的缠足和束胸挑战。首先在女学中提倡“打开裹脚布、实行天足”。同志会骨干分子许士贵、王大山、魏殿阶、殷振东等人建立了一、二、三宣讲所,通过上夜课、议演等方式,向营口各界宣讲中国形势,以振奋爱国热情。随后,营口又出现共和促进会、自由党、共和党等。
二 、 营口人民为民主而斗争
191 1年10月16日,武昌起义的胜利消息传到营口,营口各界人民当日开始拒绝使用清政府大清银行营口支行发行的纸币,出现了兑换风潮,一天之内,从大清银行以纸币对换银元12万元,从交通银行兑换2万元,从奉天官银号兑换5万元,使银行的银根沽竭而被迫关门。营口金融窘迫,商业停顿,交易萎缩。
营口人民的革命行动,使清政府的营口地方官惶惶不可终日,驻营口的锦新营口衙门发布“随时查拿、按律惩办”,缉捕革命党的告示。营口海防马步练军营派出兵丁四处防守。警察公所除原有警察外,又拨调教练军警生85补充防务力量,又从各商号挑选青壮之人组成“商团”。清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为防止营口革命党人发动起义,从奉天特派巡防营赴营口加强防守。
1912年1月2日,营口海关根据总税务司指示,降下龙旗,升起红黄蓝白黑五色共和旗。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皇帝下诏,宣布退位,结束了清王朝统治,东北三省于2月28日,营口地方官受命,通晓商学民户,升起五色共和旗。中华民国的成立,促进了营口各民主团体韵大联合,同志会、自治会和宣讲所合并组成同盟会营口支部,在永世街自由党总部二楼举行成立大会,选举胡子晋为部长,王克全为副部长。
武昌起义胜利后,辽宁革命党人在奉天省城第二混成协开会,决定将奉天省分成东西南北中五路起义,营口盖平县万福庄起义是奉天的南路起义。1月18日在万福庄举行起义,1月19日革命起义成功,消息传遍盖平县东南四乡,起义队伍迅速扩大,起义声威大震。1月21日宣布成立中华民国关东盖平军政分府。是时,奉天省城、辽阳、庄河、盖州、开原、铁岭,各地相继发动武装起义,革命烽火燃遍奉天全境。东三省总督赵尔巽派兵剿杀革命义军,1月23日轰轰烈烈的盖平县万福庄起义被残酷镇压。辛亥革命时期万福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是营口人民觉醒,在争取民主斗争中用生命和鲜血谱写韵壮美诗篇,永远载入史册。
三、民族资产阶级经济的发展
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清王朝的覆灭,民国的成立,使民族资产骱级获得了比较独立韵政治地位。于是出现了“提倡国赞”、的热潮。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成立工矿企业迅速增加,几乎每天都有新公司注册。营口的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获得相当规模。营口开港给半个世纪的资本集聚,已达到民族资本比较完善的经济形态,为向工业资本转化奠定了基础。营口自1861年代替牛庄开埠之后,全国一些资本雄厚省份的商人将资本向营口集中。其中有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等省。据资料统计:三江(江苏、江西、浙江)占营口清末时期总资本的20%左右、辽吉黑三省占26%、鲁粤晋冀四省占1796,山庄及杂货批发商约601家,占营口总资本90%以上,其中资本总额约6亿两白银,
在众多的批发商中,年盈利万两以上的有80余家,盈利5000----10000两有127家左右。而被称为营口巨商的东盛和的最高资本达800万两,其余如东永茂、西义顺、盛长、厚发和等其资本积累也高达百万两白银。这主要是辛亥革命后,成立中华民国,由于政治上较清王朝封建桎梏有一定开明,对资产阶级民族经济予以适当的保护与扶持,促使民族资本有了长足的发展,营口从商品集散地向以轻纺工业主导的港口城市方向转变。这个时期是民族资产阶级经济在营口近代史上最辉煌阶段,也为现代营口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 无产阶级队伍的成长壮大
辛亥革命后,伴随着深刻的社会变革,营口的民族资产阶级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经济状态,同时民族资产阶级也获得了比较独立的政治地位。营口的轻纺工业、手工业、民族轮船公司企业如雨后春笋地出现,据有关资料统计,营口有工厂666家、商业2000多家。企业的增多,产业工人也不壮大。如营口工人队伍数量最多的是码头工人,1926年市居民有1.6万户,10.2万人,而码头工人约占20%,即2万人;占工人数量第二位的是盐工,据《营口县志》记载,营口有二道沟、三道沟、蓝旗和吴家屯四个盐滩共有1670副斗子,约有盐工近万人;占第三位的是铁路工人,沟营铁路、营口至大石桥铁路支线在内的有铁路工人3000人:另外还有卷烟、纺织、火柴、自来水和电业、电话、人力车夫、商业店铺等,营口工人总约达5万人,占营口人口数量的一半。
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逐渐形成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舞台。营口工人在历次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营口工人阶级进行了数十次罢工斗争,并且规模大、时间长、行业广的特点。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和封建势力。如1915年9月22日。营口染房工人为增加工资举行的罢工斗争,1916年9月1日营口日本资本的东亚烟草举行的要求增加工资,反对因奉票贬值而降低工资的罢工斗争,1916年营口水道、电气、电话工人在新华园街工人宿舍内召开会议、决定为增加工资而罢工。这些斗争,工人阶级表现了大无畏精神,但由于斗争的要求还限于生存权利的:翻发性质,缺乏明确的政治目标,分散而没有统一领导,尽管如此,。其斗争精神,仍然不失其光辉,对营口后来大规模、有组织、有领导的工人运动及马克思主义在营口的传播、中共营口党组织的建立及其革命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打下了阶级基础。
五、 辛亥革命对营口影响的有利条件和特点
从以上几方面可以反映出,辛亥革命对营口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营口处于当时历史阶段,只所以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所以得以发展,其原因是,第一资产阶段民主思想的传入,营口民族资产阶级有了相当的发展,对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起到鼓舞作用。第二营口开港后,在20世纪初,欧州爆发了大规模战争,德国资本退出营口市场,英美的商人也在减少活动,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把大批工业设备转为战争服务,向营口港输入的商品顿形萎缩。民族资本趁此良机投资办厂,促使营口民族资产阶级经济快速发展。第三,民国以来,辽宁和营口的政局比较稳定,对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营口与关内不同,民国建立后,关内各地风云变幻、兵戎相交,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烽火连天。20年代后,军阀混战更加剧烈、战祸连年。东北的奉系军阀也是多次战争的发动者和参加者,但战场都在关内,这为营口的发展创造了机会。这也充分体现了辛亥革命对营臼影响的特点。
总之,辛亥革命对营口的影响其历史意义是深远的,留下的经验教训是深刻的,由于辛亥革命是较弱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它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历史证明.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任何真正的革命到胜利,而必须经过无产阶级的领导,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