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政治铸共和:同盟会两段改组历程

辛亥革命网 2012-05-21 00:00 来源:中国档案报 作者:黄慧英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12年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同盟会成为在野党。此时,同盟会本部已自东京迁回上海,孙中山亟谋整顿党务。 ,铁血政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南北和议尘埃落定,孙中山提出辞去临时大总统一职。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同盟会成为在野党。此时,同盟会本部已自东京迁回上海,孙中山亟谋整顿党务。1912年3月3日,同盟会在南京三牌楼广东会馆召开本部全体大会,有四五千人到会,通过新总章,选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黎元洪为协理,宣布同盟会正式改为公开政党。

  同盟会改组后,一批官僚政客和投机分子被拉入会内,组织不纯,出现了严重的思想混乱。比如被历史和革命党的枪口推到前台的黎元洪当了协理;比如昔日同盟会党员,有以革命成功而洁身引退者,有另树旗帜者。

  2月底3月初,上海、南京等地出现了一股组织政党社团参政议政热潮。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疯长到近百个。许多被争相罗网的红人,名字甚至出现在好几个党派的文件上,成为横跨数党之人。如伍廷芳有11个党籍,黎元洪、熊希龄有9个党籍,唐绍仪、张謇、陈其美有7个党籍,汤化龙、程德全有6个党籍,章炳麟有5个党籍。休息之日,会馆无处不在开会,有身兼数会者仅是匆匆签到,即去赶赴下一个会议。

  为取得即将组成的正式国会的多数席位,各党派纷纷改组合并。1912年5月,统一党、民社、国民协进会实现合并,组成共和党,在北京临时参议院中,专门对抗同盟会。

  为了与共和党抗衡,7月16日,同盟会本部召集全体会员会,讨论改组问题。宋教仁认为要反对袁世凯把持权力,就必须“对于他党之赞助本会者极力联络之”,成一“强大真正之政党”。但多数会员反对这一提案,故未获通过。21日,同盟会召开夏季大会,多数会员仍不同意。但大会选举宋教仁及赞成改组的孙毓筠、张耀曾分任总务、财政、政事部主任,改组意见已占上风。宋教仁便与统一共和党联络,以谋合作。8月,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实进会合并,改组成立国民党。孙中山、黄兴虽然被推举为理事长与理事,真正经营国民党的,却是代理理事长宋教仁。

  接下来,宋教仁计划通过议会选举,取得多数议席,组成革命党人控制的政党内阁。他认为只有如此才可制胜北京参议院,限制袁世凯的总统权力。在宋教仁看来,以前是旧的破坏时期;现在是新的建设时期。以前,对于敌人,是拿出铁血的精神,同他们斗争;现在,对于敌党,是拿出政治的见解,同他们斗争。

  宋教仁领导的国民党在国会两院选举中大获全胜,宋教仁政治前途如日初升。面对这样一个人物,袁世凯岂能无动于衷,在与杨度的一次谈话中,袁世凯说,无论孙中山还是黄兴都好对付,“顶难驾驭的,只有一个宋教仁……以暴动手段,来抢夺政权,我倒不怕;以合法的手段,来争取政权,却厉害多了”。在宋教仁辞去农林总长后,袁世凯曾极力拉拢,让他出任总理,孙中山、黄兴、唐绍仪等人也劝他就任。但宋教仁坚辞不就,坚持“政党内阁”,认定总理之位,须堂堂正正通过竞选得之。谭人凤曾言:“国民党中人物,袁之最忌者惟宋教仁。”收买不成,依据约法,宋教仁以国会为后盾组织内阁已成定局。

  孙中山辞职之前的政体是总统制,总统有实权;辞职之后匆匆出台《临时约法》,把总统制改成了内阁制,让总统变成了没有实权的荣誉虚君。现在,《临时约法》这副纸镣铐经宋教仁锤炼,有望变成铁镣铐,这对临时总统袁世凯来说无异于一场政变。这时候,除暗杀之外,已找不到办法改变这一结局了。

  宋教仁死了!一个有望沿着民主思维方向前行的国度,又退回到了封闭自我的藩篱之中。他的死预示了在这块古老的东方土地上,要建立一个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还将经历无数曲折、艰难,要献出无数志士仁人的生命。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2年5月21日 总第2308期 第四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