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体育的“土”“洋”之争

辛亥革命网 2011-09-12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黄传昶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对今人来说,喜欢打太极拳或者是篮球、足球完全是个人的爱好,两者间不存在孰高孰低的价值判断。但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体育界,却发生
  对今人来说,喜欢打太极拳或者是篮球、足球完全是个人的爱好,两者间不存在孰高孰低的价值判断。但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体育界,却发生一场旷日持久的“土” 体育、“洋”体育之争,来自西方的体育在中国第一次遇到了集体反抗。

图1:今天传统武术、现代篮球同时出现在生活中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却围绕此,展开一场“土”“洋”大辩论。

  1932年,刘长春历经险阻参加第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国人对此给予厚望,希望刘长春通过体育来展示中国形象,为国人正名,但刘长春资格赛即遭淘汰的事实,让国人心灰意冷,开始对这种新式体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质疑,由此引发了一场“土”体育、“洋”体育的争论。这里的“土”体育是指中国固有的民族传统体育,以武术为代表;“洋”体育则是由欧美等西方国家传到中国的田径、球类等西方近代体育。

  1932年8月7日《大公报》发表了一篇名为《今后之国民体育问题》的社论:“吾人愿大声疾呼……请从此脱离洋体育,提倡土体育”,认为中国“应舍弃过去模仿西洋之运动竞赛,从此不惟不必参加世界欧林匹克,且应决然脱离远东欧林匹克。”“欧美日本流行之运动竞赛……乃有闲的国民之游戏事也。”“往往损害健康,甚至夭寿”,该文认为体育耗时耗费、运动员容易养成爱慕虚荣的习性,总之:“西式之运动,中国既不暇学,亦不必学。”

图2:《大公报》在近代中国有较为广泛的读者群,其对土洋体育的持续讨论,使国人对所谓的“土”“洋”体育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8月13日,天津《体育周报》刊登《体育何分洋土》一文,针锋相对地提出“洋”体育“兴趣浓厚,易劝诱初学者实际参加体育运动……二、洋体育多有奋斗精神……三、团结合作之精神最为显著……国民最需要者亦在此。”由此揭开这场论战的序幕。8月15日,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发表《提倡“土”体育之应声》,随后各方在《体坛周报》、《大公报》针锋相对,国民政府要员陈立夫、褚民谊等纷纷加入论战,直到1935年这场论战才基本结束。

  其实二者最终归宿并无差异,都是希望通过所谓的“土”体育、“洋”体育,实现国民康健,进而实现保国保种、民族富强,只不过在具体实施手段上,二者出现分歧,一个从本土资源入手,一个则寄希望于西式的体育,所谓的土洋之争实际上是中西文化碰撞的一个缩影。近代中国诸如中学西学、中医西医之争不绝于耳,二者看似势不两立、水火不容,其实都在潜移默化间改变着对方:提倡“土”体育者,用西式体育的逻辑来重新阐释我国既有的武术,实际上已经承认了西式体育的价值,只不过在前面加上“土”字而已;而“洋”体育的推崇者,用西式体育适合国民来证明自身的合理性,又怎么分的清是“土”,还是“洋”呢?

  这场争论对同期召开的“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产生了一定影响,随后颁布的《国民体育实施方案》中认为:“国术为我国民族固有之身体活动方案,一方面可以供给自卫之技能,一方面可以锻炼体格之工具,不独为民族史上有固定价值……人类之天性中外无不同,凡不背科学原则及能适合人类天性之种种体育活动,均应按照国内社会状况一律提倡之,不应以其发展之地点不同而有所轩轻。”中肯之语正是对这场“土”“洋”体育之争最好的评述。

  直到今天,我们的生活中一直充斥着中西、土洋、雅俗之争,各执一词,互相攻击,只会放大两者之间的差异,而忽略了内在的联系,使彼此更加疏离,沟通更无从谈起。不管何时何地,“和而不同”应该是我们看待这个日益多元的世界最好的心态。

  (本稿件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特约提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