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球要看李惠堂”(2)

辛亥革命网 2014-07-03 00:00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徐忠友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76年8月13日,当时的联邦德国《环球足球杂志》组织世界球王评比活动,李惠堂同来自巴西的贝利、英国的马修斯、阿根廷的斯蒂法诺、匈牙利

  他在比赛中初露锋芒,名声大振。比赛前日本人以为稳操胜算,不料以1∶5大败,让中国队夺得了冠军。上海的《申报》将日本媒体表达沮丧情绪的“号外”传回国内,把标题改为“中国足球铁军,堂堂十年连胜”,这让中国足球队在亚洲体坛获得“铁军”的称号。

  同年8月,李惠堂随香港南华足球队赴澳大利亚,他作为主力前锋与全澳冠军新南威尔士足球队交战。初到澳大利亚,他看到中国球员在澳大利亚媒体上刊出的形象都是骨瘦如柴的“东亚病夫”,他暗下决心要在比赛中扭转中国人在澳大利亚人心目中的形象,所以开场仅5分钟他就梅开二度,这场比赛他一人独中三元,洗雪了“东亚病夫”的耻辱。为此,澳大利亚体育管理部门专门授予他金质奖章。香港当地的报刊则以特大号标题,称李惠堂为“球王”,并用了“万人声里叫球王,碧眼紫髯也颂扬”的诗句加以赞美。

首次出战奥运会的国足队员,前排中间为场上核心李惠堂。

  1925年,年轻的李惠堂怀着强烈的爱国热情,与自己青梅竹马的女朋友廖月英从香港来到上海,决心要与外国球队较量。李惠堂在上海期间,正值自己足球技艺的巅峰状态,由于球艺出众,22岁就被上海复旦大学足球队聘为教练。随后,又加盟上海乐华足球队,创下了十分显赫的战绩。

  1931年,国际奥委会吸纳“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为国际奥委会会员。1936年为参加柏林奥运会足球赛,以李惠堂为队长的中国足球队只能自筹资金,提前两个多月出发,靠沿途比赛的门票收入作为参加奥运会的费用。他和队友们沿途进行了27场比赛,取得了23胜4平的战绩。但由于一路征战,球员坐船时经常呕吐不止,到柏林已疲惫不堪,结果在奥运会上比赛时,以0∶2负于英国。

  国奥队,首轮即遭淘汰。

  “海角归来奔国难”

  1941年12月25日,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次年春天,汪精卫为庆祝伪满建立十周年,特命伪外交部长褚民谊和宣传部长林柏生联名给李惠堂致电,拟派专机接李惠堂和南华足球队到南京和满洲各地巡回表演,并留在南京主持体育政务。

  李惠堂闻讯以后,他不愿意为汪精卫效劳,现在又派专机来,那怎么办呢?最后他考虑,反对不行,那就走为上策。为了避开日本人和汪伪政权的追踪,李惠堂决定率领南华队去澳门访问,借此机会逃离香港,返回广东老家。从澳门去广东只需7个小时的车程,但因为天气和船舶的缘故,一路周折不断,他竟然漂泊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返回广东五华锡坑老家。

  李惠堂一路上受多方朋友相助,在桂林时更是受到李济深先生的热情款待,离桂途中,他写了一首感怀诗:“世乱时虞历万难,今朝脱险向长安。桂林山水迎人笑,我正飘零意未宽。”回到家乡后,他在田野乡村过着简朴的生活,并在家门口贴上了一副对联,“认认真真抗战,随随便便过年。”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