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皓:卧薪尝胆 一举夺魁(2)

辛亥革命网 2013-08-20 00:00 来源:百度百科 作者:百度百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王皓1983年出生于吉林长春,1992年开始从事专业训练,师从薛瑞昆;1996年进入八一队,教练荆雨德;1998年底入选国家二队,1999年初升入国家一队

  再战奥运

  2008年北京奥运,男单决赛中,又以1:4不敌马琳,连续两届无缘奥运会男单金牌。王皓与队友马琳、王励勤勇夺乒乓球男子团体冠军。这是王皓首枚奥运金牌。

  从2009年开始到现在,王皓一路高歌猛进,在世乒赛、世界杯上收获冠军,这时候人们欣喜的发现,赛场上的王皓越发成熟。今年的世锦赛上,王皓的发挥让大家看到了他的稳定性。王皓具有丰富的比赛经验,尤其是奥运会上。王皓在团体赛的特点比较明显,参加了五次世乒赛团体赛和一次奥运会团体赛,保持全胜。

  技术特点王皓是马琳之后中国新一代直拍选手,其直拍横打技术日臻成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攻防体系。直拍反手的“拧、拉、撕、弹、冲”五大技术均已炉火纯青,在与任何一位横拍选手比赛时反手都能占有明显的优势;正手杀伤力大,中远台对拉能力强。概括的说就是正手不弱,反手超强。

  王皓整体技术全面,特长突出,但这并不意味着王皓的技术没有弱点。王皓的正手位短球和正手第一板下旋球抢攻相对较弱,并且王皓在比赛中过分依赖大强大的两面攻实力,往往缺少变化,直线少斜线多,发球单一,都是勾手发个逆旋球,正手位摆短时常摆高,挑打基本全是斜线。总体感觉打法先进,实力雄厚,但打球灵气不足,每次碰上马琳尤其是在大赛中都被对方给兜死。

  “直拍横打”技术由刘国梁首先使用并初具规模,王皓则是将这一技术继承并发扬的又一探路者,给中国传统直拍打法带来革新。

  王皓的“直板横打”技术运用娴熟,反手拉球攻球犹如横拍选手,正反手技术均衡;他在反手位完全抛弃推挡,而以横打去进攻,其反手与横板选手相比毫不逊色。王皓的直拍横打技术有一个拧腕的动作,因此出球有一定的侧旋,使对手极不适应。王皓的打法与横拍选手相比更具杀伤力,更具威胁性。

  王皓开创了直板反手没有推挡而仅有横打的先河,并成为此风格的第一位世界冠军。凭借其从小练就的横打“童子功”,较为成功地、全面地解决了直板反手位的问题,不仅能够进攻下旋,而且能够进攻上旋,不仅能够主动进攻,也具备了一定的防守(反带反撕反剃)能力,不仅近台能够上手,中远台在与欧洲选手的对抗中也不落下风。刚出道时有些过于倚重其反手特长,正手拉球的连续性受到一定影响,但近一两年中改善显著。处理台内球时以拧挑为主,以便衔接下一板的两面上手,且其正反手转换速度较快。发球以正手半高抛为主,逆旋转发球运用较多,背面发球作为辅助。

  公益活动5月18日,应共青团吉林省委、吉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邀请,王皓出任"吉林省希望工程形象大使",设立"希望工程王皓青少年体育爱心基金",倡导社会各界为吉林农村小学捐赠体育器材。

  王皓表示,今后将积极履行好"吉林省希望工程形象大使"职责,在比赛与训练之余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吉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建设好"希望工程王皓青少年体育爱心基金",倡导更多爱心企业和个人关注青少年体育事业。

  称将退役2012年8月,身为29岁的老将,王皓也到了成功身退的年龄。谈及最后一次征战奥运会的感受,王皓表示:“这是我最后一届奥运会了,对于自己在这次比赛中的表现非常满意,4年自己的汗水和付出没有白费。虽然单打没有完成自己的大满贯的梦想,但是因为后面还有团体赛,所以我必须肩负起老大哥的责任,帮助队友和团体夺取冠军。”

  结束伦敦奥运会,王皓打算放一个长假,与家人享受一下闲暇时光。他说:“赛后我想好好享受一下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好好想想从职业生涯到现在自己所经历的所有心酸、痛苦、荣誉,都可以好好回顾一下了。”王皓说,由于中国男子乒乓球后备人才辈出,自己也该到了退休的时候了。“自己也想继续坚持在奥运赛场上,但是中国乒乓球队人才辈出,自己也希望给更多年轻人机会。”王皓说。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