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奥运先驱——张伯苓

辛亥革命网 2011-10-01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黄传昶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体育在中国的推广和流行,张伯苓可谓是居功至伟。正是在体育界中的威望,张伯苓在历届全运会甚至远东运动会中多出任总裁判长、副会长或
 

  1908年10月24日,天津市第五届学校联合运动会颁奖仪式在南开学校操场举行,有一位中国人通过幻灯片,向学生们展示了1906年伦敦奥运会的盛况,那些中国人从未见过的运动比赛项目和各国选手高举国旗入场的场面,令全场学生兴奋不已,此人不失时机地在随后的演讲中提出,我国应发掘人才,成立一支奥林匹克代表队。这句话就是后来贯穿一个世纪的奥运三问:中国何时能派一个人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举办奥运会?提出奥运三问的这个人就是张伯苓。

图1:坐落在南开大学的张伯苓铜像。北京奥运会开幕当天南开学子前来缅怀第一个将奥运梦想根植在中国的奥运先驱,张伯苓教育思想研究专家梁吉生教授在此动情赋诗:“五环旗飘满京城,鸟巢飞舞中华龙。百年圆得奥运梦,一瓣心香祭伯翁。”

  1901年,满清政府日渐没落,国运衰微的影子同样落在每一个国人的脸庞上。“东亚病夫”成了那个时代国人挥之不去的阴影,和大多数国人一样,少年张伯苓的身体孱弱而单薄。洋务运动的大背景下,一种来自西方的全新体育锻炼方式兵操被引入新式军事学堂,而北洋水师学堂就是其中之一。在这里张伯苓接触到了体育,自此便与体育结下不解之缘。

图2:1901十六岁的张伯苓,也许此时救亡图存的理念早已扎根于这个尚显单薄的身躯之中。

  北洋学堂毕业后,怀揣着“军事救国”梦想的张伯苓穿上军装,成为一名海军。1898年清政府同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订租威海卫专条》,张伯苓跟随“通济”舰前往执行威海卫等地的交接任务,在刘公岛上一个英国兵和中国兵并肩站立的画面,深深刺激了张伯苓。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