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分站 > 辛亥革命在河南 > 威武军始末

威武军始末

辛亥革命网 2025-05-06 09:14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贺升平 陈伯昂 宋甲三 刘峰一 查看:20163
辛亥武昌起义消息传至东京,我国留日学生均极兴奋,但对起义能否成功,亦多心存怀疑。当时孙中山先生曾电东京同盟会,催留日学生迅速回国参加革命。河南留日学生,主要是陆军学生均
  辛亥武昌起义消息传至东京,我国留日学生均极兴奋,但对起义能否成功,亦多心存怀疑。当时孙中山先生曾电东京同盟会,催留日学生迅速回国参加革命。河南留日学生,主要是陆军学生均准备回国。陆军学生均穿军服,出境困难,因之同盟会由左仲远委托贺生平、宋甲三两人赴万世桥估衣店买便服数十套,使着军服者均换便服。当时东京开车时间为早八时半,陆军学生八十才准离校,时间迫促,河南籍陆军学生潘祖培、李捷生、吕烈培、杨鸿品(昌)、张子固、文锡宸、夏述唐、陈星枢、胡佐清等三十余人均匆匆离校换便服上车,连同其他各校留学生共50余人一同回国。这天是星期天,适逢士官校长教官去看关西大操。车上相见,彼此微笑,心照不宣。到长崎上船,抵沪时,上海制造局已被先回学生和沪革命武装攻下,共推陈其美为都督,并成立沪督府。当时革命形势蓬勃发展,正需军事及各种工作人员,适河南一批留日学生到沪,多被派在沪督府工作,刘基岩为参谋处长,吕烈培为参谋,潘祖培为军事科长,贺升平为军事科员,李捷生为军械科长,田辅基为军务科长,陈伯昂为军务科员,姚霁为传令科长,宋甲三、胡佐清为传令科员。沪督府组织就绪,陈其美又计划扩大组织军队,发展革命武力。
  河南张钟端等在开封领导起义失败后,刘积学等即赴沪请求陈其美等筹拨枪弹组织河南北伐军,打回河南。适因沪制造局攻下。已有枪弹,河南留日学生先后到沪,军事人才亦多,陈许之,即着手组织,由丁谦等负责在上海和周围地区招募新兵,河南阎子固、刘芳楼等亦暗中由河南集合青年到沪参加军队,沪督府又将上海之铁血团、敢死队和青年学生等均编入革命军队,先由潘祖培、杨曾蔚、刘基敬等协同编组训练,遂逐步组成北伐先锋队和威武军两支革命队伍。
  北伐先锋队有步兵三营兼领海军之海圻、海筹等军舰,由刘基炎为司令率军乘招商局之新铭、新康、公平、安平等海船,由海道北上直趋烟台,计划攻入内地。此支军队到山东黄县与清兵叶长胜部和第五镇援军作战,曾毙敌三百,俘敌百余,并与山东丘丕振北伐军会合。
  威武军以张国威为司令,其军官团长以下,多半为河南人,士兵中河南人亦多。张国威字芳武,在日士官[学校]求学时参观靖国神社,见陈列甲午战争胜利品中有李鸿章匾额,当时气愤,即将匾额和其胜利品砸坏,因之,学校把张革除,但日人心中却佩服张之勇敢行为,称张为中国男儿。回国在沪攻打制造局时,勇敢冲锋,陈其美对他颇为器重,令其组织军队并以其名字称威武军。在沪初组成时有一千五百余人,在徐家汇李鸿章祠堂成立司令部,下分两团,四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营,枪炮弹药帐篷等装备齐全,在沪训练两月余,由张率领溯长江西上,准备攻入河南。临出发时,陆军部负责人曾昭文,以张勇尔乏谋,加派盛典型(皖人)为副司令。当时团长为宋邦翰(皖人)、李捷生。步兵营长为杨杰(云南人)、夏述唐、陈星枢、宣传谋(皖人),炮兵营长王书润。刘亘任司令部军需长,贺升平先为司令部军需长,后调在炮兵兵营任职。宋甲三任第一团部军书长,刘逢一在陈星枢营任第四队长。
  出发时,每营一只大舰,浩浩荡荡,顺江西行。到芜湖,军中皖籍人想留皖,豫籍人想回豫,意见分歧,当即电请陆军部准予分兵。陆军部派芜湖都督刘基敬主持分兵。当时炮营有大炮四门、小炮两门,盛典型要留四门大炮,河南人贺生平等均坚决反对,并主张留小炮两门,双方争炮,闹成僵局。后经刘基敬调和并主持分兵,由盛典型、宣传谋率领一营人在芜湖登岸,北上寿州与敌作战。此部不久又奉令回沪,与北伐先锋队合并由海道北上烟台。其余部队由张国威率领西上到黄州登岸。不久,陆军部以张国威在芜湖分兵时不听命令,将张撤职。派陆军队(部)骑兵科长张鄂翎为司令,在黄州李氏祠办理交接手续。在黄州驻约两月,开到刘家庙,继又开到武胜关以南之柳林、李家砦一带,与清军驻信阳之第六镇李纯部队对峙。威武军官兵对张国威有信仰,张去后,军心涣散,加以张鄂翎等到汉口游玩,因之杨杰等乘机将张国威暗中接回,煽动兵变,将夏述唐、陈星枢、王书润等逮捕,反对张鄂翎,造成军队混乱。此时南北议和已成,袁世凯闻此军内讧,即派李纯部队前往镇压,并将该部归其节制,以后即加改编,使威武军无形消灭。▓                    尹文堂 路庭训  整理

  注释: 贺升平、陈伯昂、宋甲三、刘峰一《威武军始末》原载《辛亥革命回忆录》第五集 第395-397页,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出版社出版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 (投稿EMAIL:xhgm@xhgmw.org 在线投稿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订阅我们的精彩内容: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