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韬光①绝顶②

辛亥革命网 2017-04-18 17:01 来源: 作者: 查看:

登韬光①绝顶②

  日出雪蹬滑,山枯林叶空。
  徐寻屈曲径,竟上最高峰。
  村市沉云底,江帆走树中。
    海门③潮正涌,我欲挽强弓④。

【说明】
这首五言律诗,最早以《登南高峰》为题载于1913年3月2日的《民立报》,是我们所能见到的其生平最后一首诗作。
1913年2月,国民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并成为全国第一大党,宋教仁成为组阁呼声最高的人。在正式国会开会前夕,宋教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得以和友人兴致勃勃地攀登浙江杭州南高峰。此时,大雪纷飞,山川裹素。登峰远眺,村落市集,尽收眼底。钱塘江外,江帆竞走,海涛汹涌。于是作者欣然吟诗一首。
【注释】
①韬光——即韬光庵,在杭州灵隐寺西北,北高峰侧。这里可以远眺平静如镜的西湖,也可以看到一片浩瀚的钱塘江。
②绝顶——诗中指韬光庵顶石楼,是著名的“韬光观海”景点。
③海门——江河入海处,诗中指钱塘江口。
④强弓——拉力很大的硬弓。相传五代时吴越王修筑海塘,因潮水过猛,无法施工,他命令五百名士兵用强弓向潮水发射,于是潮水就往东移去。诗中借此典故表达作者要征服封建残余势力的抱负。
【浅析】
    这首诗写出了作者登山所见所感。首联承接题意,交待登山的时间、地点和环境,“山枯蹬滑”阻挡不住攀登者前行的脚步。颔联紧接着粗线条勾勒出登山行程,“徐寻屈曲径,竟上最高峰”语意双关,流露心迹。颈联简要描绘登顶景致。尾联承接前联,睹物触怀,引用五代时吴越王钱缪筑塘射潮之典,表明心志,将全诗情感推至高潮。这首咏景诗,短短40字,托物言志,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政治抱负。
     整首诗语言平和洗练,韵律流动,格调高雅,意境深远,颇具唐诗风范。作者处天地之间,怀拯民救国之志,登峰览物,触景生情,踌躇满志。因情而导,全诗展现出两幅图画。一幅是晴雪图。画面空旷开阔,色调清新明快。登高所至,景象尽出。高低远近,错落有致。以“日出”、“雪蹬”、“山林”、“高峰”、“村市”和“江帆”等鲜活景物入画,丰富了画图的内涵,增添了其立体感和色彩度。“出”、“寻”、“上”、“沉”、“走”、“挽”等系列动作,处处隐人影,句句见行踪。寥寥数笔,画面灵气飞动,生机盎然。一幅是情感图。作者通过对眼前景致的描写,寄寓自己对祖国壮美河山的热爱。一字一句,饱含感情。雪景之中,不觉寒意,是有一颗炽热的心在燃烧。最后振臂一呼,“海门潮正涌,我欲挽强弓”。金石玉音,震耳发聩。“海门潮正涌”一句,却关不住隐秘在作者内心深处淡淡的忧伤。也许是对世事的洞察,也许是源于心灵的感知,明知那涌动的海潮随时会淹没每一个弄潮儿,作者还是毅然发出“我欲挽强弓”的呐喊。一种石破天惊的壮举、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和满腔爱国热忱,跃然纸上。个人志向,陡然升华为无穷的人格魅力。正是这种高尚情操和爱国情感的贯穿和充盈,使得全诗格调高雅,催人奋进,平淡处含惊奇,冷峻中显豪情。
    诗作巧妙地将社会环境、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产生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诗共四联,前三联写景,主要体现一个“观”字;景致看似平常,实为精选。后一联抒怀,重在突出一个“叹”字;情感高亢,意味悠长。前三联状景铺陈,后一联以情收束。前后丝丝入扣,一气呵成。卒章显志,最终绾结于诗旨“海门潮正涌,我欲挽强弓”,可谓水到渠成。
    诗赋月余,1913年3月22日,宋教仁在上海被刺身亡。海门潮水,涛声依旧。强弓虽挽,长镝已销。那一声呐喊,伴随着斯人的离去,成为千古绝唱。(邓义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