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香英灵

认真学习,努力做一个“采铜”的人(2)

辛亥革命网 2016-04-12 17:04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余品绶 查看:

所谓“采铜”,就是不畏艰难,深入“铜山”,挖掘、鉴别和善用“原矿”资源,从事开创性的劳作,为当世和后人留下值得留下的东西。

 

  大“不足”者如:

  对于辛亥革命之所以在武昌首义成功的诸多原因缺乏科学的认知,错误解读李书城先生(1882—1965)《辛亥革命为什么在武昌首义》一文(《光明日报》1961年10月8日第二版),竟称“李书城先生认为”,余诚的“建树就是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的四大原因之一”,这就实在是错得太离谱了啊!

  (二)钻研精神上的“不足”

  这个“不足”,其实就是“懒”。

  如,还是为《二月二十六日夜泊叶家滩风雨大作中宵不寐念中州诸人作小诗三首》出注,我不细想,便轻率地断言该组诗“清楚地表明了余诚和余祖言两人与河南诸同志亲如手足的关系”,又铸一错。

  事实上,该组诗与余诚并无关系。诗中“吾家有弟得联名”,指的是余祖言的另外一位族弟兼学生、共进会会员余万卿(1886—1930)与河南省的革命同志义结金兰,同舟共济。本来,稍加考究,就能正确解释此诗,可就是慵惰成习,以为拍拍脑袋就能解决问题。待到发现“弟冠兄戴”之时,又是一番追悔莫及。

  又如,在长诗《弔田梓琴》中,余祖言有条原注:“某经师通电当道,毁总理(孙中山)。君(田桐)以书止之。” 同样由于懒,不愿深入钻研,我径注“某经师,不详”,一过了事。后经友人提醒,方去图书馆查得民国当年原始资料,始知“经师”乃太炎先生也。

  凡此种种,都反映出我实在缺乏钻研精神、只想吃“现成饭”的懒汉思想。

  史学大师陈垣先生(1880—1971)治学严谨,倡导“竭泽而渔”,我们能否学其万分之一呢?

  (三)思想态度上的“不足”

  如果说,知识积累上的不足和钻研精神上的不够,尚需时日和精力加强补救之,那么思想态度的不端正和思维方法的不正确,补救起来则要艰难得多。这并非“上纲上线”、危言耸听。因为说到底,这是一个“怎样做人、怎样做事”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写篇把文章”的事情。

  试举一例。清末留日,若系公派,则官方在该生出国前便有明确的规划和限定,且在留学期间又时时有监察考稽,比较容易寻到直接证据或旁证。余诚自费留日,究竟上的什么学校?我们至今仍不知道。在没有确切证据的情况下,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包括具体在什么学校与什么重要的人物交往、从事什么活动等等)实在不易评估,存疑即可。但是,旧作中却写成了“入早稻田大学学习”。询其根据,回答竟然是“猜想的。因为‘早稻田’最有名啊!”如此虚构,自然误导了不少后来的二、三手作者。尤其是,常见有作者喜用“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这一标准而漂亮的句式,更让人感觉着是在戏说演义了。

  又如:余诚的祖父参没参加太平天国的部队,对余诚一生的革命经历有没有直接的联系和影响,本无证据。但是,为了塑造“高、大、全的革命形象”,仅凭《余氏宗谱》上记有咸丰甲寅年(1854年,太平天国部队进占麻城期间)余诚的祖父“被虏”二字,就臆言他“参加太平军”、“入川”,并且据此演义出余诚小时候经常听父亲讲祖父参加革命军的“生平”和“洪、杨反清事迹”,使余诚“从小就受到了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云云。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了解“文革”文风的人,一看便知,这正是流行于那个时期的“革命的”写作手法。

  这类问题,因为不是“无知”和“懒惰”所造成的,而是为了顺应某种风向形势或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有意为之”,所以恶劣。(窃以为,其事固然恶劣,但作为底层的小人物,其境可哀,故其情,似亦可谅?)

  三

  顾炎武先生有个很重要的观点——“文须有益于天下”。

  他说:“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日知录》卷之十九,【文须有益于天下】)

  如今,我和许多辛亥后裔一样,继承了祖上留下来的一点文史资料,又自愿走进学习辛亥革命史的队伍,整理它们,以奉献于世,客观上也就参与了铸造辛亥革命文化“铜钱”的活动,因之下笔之前,一字一句,不可不慎。

  我年逾古稀,不论生命何时停止,能“做”(读书写字)一日,就要学做一日“采铜”的人,而绝不能做砸宝的人。一定要向顾炎武先生所教诲的那样,为文须“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

  因此,有生之年,我除了要继续整理编辑先祖遗稿,还准备拿出相当多的时间,重新检核过去所写的文字,将那些“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荡除净尽。

  学研历史,尽其所能“还原”历史,本来就不能看“季节”,搞“双抢”(抢种、抢收),我愚鲁浅陋,更不谙“多、快、好、省”,宁愿“十年磨一剑”,也不敢“一年磨十剑”。九九归一,还是本题的意思:老实去读书,学做“采铜”人。

  谢谢大家。

  【说明】:本文原载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编《纪念蓝天蔚将军逝世九十五周年座谈会文集》,2016年4月8日 广州。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