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带领义勇军打下日本战机

辛亥革命网 2015-09-23 09:02 来源:辽宁日报 作者:郭春光 查看:

我父亲郭景珊是1901年生人,老家在辽宁省台安县新开河镇马家窝堡。父亲原名叫郭景山,参加抗日队伍后,把名字改了。

  壹

  我父亲郭景珊是1901年生人,老家在辽宁省台安县新开河镇马家窝堡。父亲原名叫郭景山,参加抗日队伍后,把名字改了。

  父亲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念过四年私塾。 14岁那年,因为家里实在困难,父亲只好辍学到地主家扛活,当半拉子(半工)。 16岁时,父亲参加了奉军,“九一八”事变之前,父亲已经成为战斗经验非常丰富的东北军中级军官。

  “九一八”事变对父亲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东北的大好河山就这样沦陷,他非常悲愤。父亲认为,身为军人,就应该承担起保家卫国的责任。他的拜把子兄弟唐聚伍来到桓仁,两人志同道合,联手举起了抗日大旗。

  父亲去抗日,不仅自己去,还动员家里人和朋友一起去。我家有13口人参加抗日。父亲与唐聚伍带着队伍组成了“辽东自卫民团军”,在东边道开展抗日斗争。

  1932年10月中旬,日军在基本上剿灭了东北其他地区的抗日义勇军后,聚集了4万多精兵和汉奸队伍,动用了飞机、大炮、装甲坦克、轻重机枪等重武器,围攻东边道的各路自卫军,因为缺少武器、弹药、粮食,自卫军很快就被打散了。

  唐聚伍在蒙江县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分析形势后认为,因弹尽粮绝无法补充,又没有有力的援助,必须避开敌人的锋芒,减少伤亡,保存实力,一部分兵力要转移到热河,大部分人留在原地上山打游击。父亲承担了带队撤往热河的任务,王凤阁、李春润、邓铁梅等将领要求留下,唐聚伍带领20多个总司令部人员化装进了北平 (今北京)。父亲带着自卫军将士,突破层层围剿,昼伏夜行一个多月,边走边打才到了凌源县,最后只剩下3000多人。

  贰

  父亲将队伍交给了参谋长王铎整训,自己前往北平找唐聚伍。唐聚伍和父亲很快就见到了张学良,并向张学良汇报了东边道的抗日情况。张学良拨了军饷、武器、军事物资。朱庆澜将军告诉父亲和唐聚伍,他们所带领的队伍改编为东北抗日义勇军第三军团,任命唐聚伍为总指挥,父亲为副总指挥。

  父亲回到凌源后,很快就投入到新的战斗中,其中包括热河保卫战和长城抗战。每次战斗都非常惨烈。日伪军的武器先进,军需充足,义勇军则缺衣少粮,缺少弹药,在悬殊的力量对比下,义勇军在撤退的过程中,损失惨重。

  1933年2月,以朱庆澜将军为团长的慰问团来到热河,慰问了以父亲为三军团代总指挥的三军团将士,我们家保存了当时的慰问照片。

  1933年5月31日这天,熊斌和冈村宁次在塘沽签署了停战协定,被称为《塘沽协定》。《塘沽协定》是丧权辱国的,它等于中国默认伪满洲国和日本占领热河合法,也丧失了部分华北主权。

  由于《塘沽协定》的签订,各路抗日义勇军失去抗日的出师之名。蒋介石命令解散抗日义勇军,父亲带领的三军团被编入庞炳勋的四十军。国难当前,却不能抗日,父亲并不甘心。后来,唐聚伍与父亲参加了冯玉祥组织的抗日同盟军。可恨的是蒋介石又把同盟军解散了。父亲被迫离开北方抗日战场,举家去了河南,去寻找东北军。 “西安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虽然促成了,但张学良被软禁起来,东北军没了主帅,父亲虽然带着一部分东北军,但却没有办法上前线。为了抗日,父亲与共产党联系,结果遭到国民党的抓捕,一家人隐姓埋名,直到日本投降,才重新回到沈阳。

  叁

  我家的亲朋好友有20多人参加抗日,父亲能够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带领大伙儿活下来,和他们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是子弟兵,我的堂兄们总是在战场上最服从命令,护着他们的幺叔——我的父亲。

  父亲的战绩有很多。“辽宁民众自卫军”在东边道地区展开激烈的抗日斗争,攻城拔寨,扒铁路、炸桥梁,破坏敌人的运输线和电话线,抢夺敌人的军火列车和仓库,补充武器,到处打击日伪军。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收复了东边道21个县,控制了14个县。

  我父亲指挥的第七路自卫军将士在临江县的八道江与敌人激战时,一名战士用机枪击落了一架日本飞机,两名飞行员当场烧死,父亲拿出自己的钱奖励了那名战士。这些事迹都是有据可查的。1932年9月10日出版的《华年》杂志中记载的本周大事记第一条就是 “义军两度猛攻沈阳”,其中提到“第七路司令郭景珊”和其他将领一起进攻沈阳大南边门。

  父亲抗日,遭到日本人的报复,我的八堂兄郭春甫跟我说过,当年奶奶和我大哥都被日本人抓走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