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我的祖父张自忠将军(2)

辛亥革命网 2015-08-14 09:34 来源:辛亥革命网上海站 作者:张纪祖 查看:

我的祖父张自忠将军是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1937年至1940年先后参与临沂向城战斗、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1940年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不幸牺牲。

  祖父统领五十九军后,不久就爆发了台儿庄大战。祖父以劣势装备却一战于淝水、再战于临沂、三战于徐州、四战于横川、五战于随枣。其中最激烈的战斗是临沂保卫战。临沂是鲁南重镇,是日军西进台儿庄的必经之地,其得失对全局影响颇大,因此日军“志在必得”。进攻临沂的是日军“王牌”部队,原关东军参谋长板垣征四郎率领的日军第五师团。当时我临沂守军告急,五十九军奉命增援,急行军,一日夜达90公里,在临沂与板垣师团激战七昼夜,硬是在临沂成功阻滞敌板垣、矶谷两师团会师,致使矶谷师团孤军深入,从而为台儿庄大捷拉开了序幕。在七天七夜的日子里,由于矾谷师团被围,日军参谋本部严令板垣务必占领临沂,日军大炮猛轰,将临沂大半夷为平地;装备精良的日军像疯狗一般向临沂猛冲,当时我军伤亡极为惨重,王秉章率部据守滕县,战至最后一兵—卒,全师壮烈阵亡。面对日军优势的炮火及疯狂的进攻,59军司令部高级指挥官都主张撤退,战区参谋长长徐祖诒也同意五十九军撤出战斗,转移郯城休整,可是我祖父却圆瞪双眼,下令死守,决不退却。临沂之战打得“尸山血海”,日寇“鬼哭狼嚎”。这一仗打出了中国军民的志气!大长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临沂之战俘获大量战利品,弹药、衣服、食品、信件,还有板垣征四郎本人的呢子大衣及印章,可见这个日寇败将仓皇逃跑时是何等的的狼狈不堪,真可谓丧家之犬!

  没有在临沂顶住板垣部队的疯狂进攻,就决不会有台儿庄的大捷。板垣兵败临沂大失颜面,几次自杀未遂。就是这样的败军之将居然日后还升任日军“总参谋长”。后来板垣又两次和祖父交手。历史是最公正的,也是最无情的,板垣征四郎这个战犯,在1948年被东京国际法庭处以绞刑,结束了其罪恶的一生。

  1938年3月下旬,临沂、台儿庄大战奏捷,蒋介石欲扩大战果.从全国调集45万兵力聚集徐州地区,想和日军展开决战。但日军极其诡诈,立即调整战术,调集30万大军包抄徐州,形势对我军极为不利。为保存实力、减少伤亡,我军全面后撒。此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命令五十九军殿后,掩护大军撤退。为保护友军的安全撤退,祖父所率五十九军在肖县、蚌埠与追来的日军整日苦战,为保证大部队成功突围,五十九军作出极大的牺牲,祖父也因此名声大振,受到国民政府嘉奖。

  1939年4月中旬,日军在冈村宁次的率领下,约10万兵力,欲将五战区主力歼灭。连日作战,日军连连突破防线。为振奋我军士气,祖父冒着大雨东渡襄河,全力督战,挽救危局。当田家集日军耀武扬威向板桥方向浩浩荡荡而来时,我伏击部队一声令下全线开火,日军措手不及,人仰马翻,哪有一点“皇军”的傲气?敌辎重团大部分被歼,由于失去辎重,日军渡襄河计划未能得逞,经我右翼兵团全力反击,日军补给发生困难,被迫停止北进,使中国军队的被动局面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蒋介石在给李宗仁的电报中说,张自忠在襄河东岸指挥二神庙、乐河、陈家集、亭子山、方家集、峪山之线指挥,我军猛力侧击突击之敌,迭有斩获,战况顺利。由于中国各路友军的总反击 日军全线后退,5月22日,中国军队收复枣阳、桐柏,至此随枣战役结束。

  1940年5月,日军又对五战区发动进攻,史称“枣宜会战”。面临新的大战,祖父亲笔告谕三十三集团军各师各团主官,激励他们奋勇杀敌。几经苦战,因日军火力太猛,我军多处受挫,祖父不顾三十三集团军高级将领的劝阻,再次冒着极大的危险,东渡襄河督战,这是他第四次东渡襄河作战,经过二、三天的努力逐步控制了局势。河东广大将士得知张总司令亲临前线督战,欢欣雀跃,士气振奋!但日军增援部队源源不断开赴战场,5月1 5日,祖父率领的特务营及四四O团被围困在十里长山的南瓜店的山坡上,在援军未到的情况下,仍浴血奋战,生还的希望越来越小,但仍派人护送苏联顾问安全撤退。祖父奋不顾身,顽强抗敌,终因身体七处受伤于5月16日壮烈殉国。

  祖父壮烈殉国那年,恰逢我出生,故取名“纪祖”。 1950年,我家住上海陕西北路华业大楼,对面住的即是当时五十九军参谋长李文田先生。那年我刚好十岁,李文田有一天告诉我,当年在南瓜店的山上,祖父身边跟随着五十九军多名高级幕僚,其中包括李文田,并尚有400多名战士和机枪连。李文田裹着军大衣和10余名护卫从后山滚下山坡,得以保全生命。李文田说:“我多次死拉硬拽,你爷爷就是不走,他完全有机会逃生,却决一死战。”此话至今已近六十年,是我亲耳听李文田参谋长讲的,应属实无疑。六十年来,我怎幺也想不通,我敬爱的爷爷啊,您五战五胜为中国的抗日战争立下巨大功绩,撤退一次又怎幺样呢?胜败乃兵家常事啊!

  枣宜战役打得如此激烈,三十三集团军,师长没死一个,军长没死一个,集团军高级指挥官没死一个,但就是时任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指挥,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的祖父殉国了。我现在想明白了,我平头百姓哪有您那么宽广的胸怀、远大的目光?抗战前在华北面对日军,您受了多少气,受了多少冤!您忍辱负重,积累在心中的怒火在“七七事变”后来了个总爆发。您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上战场,就是要叫日本侵略者知道中国人民、中国军队不是好欺负的!中国必胜、日本必败!

  祖父殉国以后,国、共两党均予以极高评价。蒋介石的题词是:“英烈千秋”,毛泽东的题词是:“尽忠报国”。

  【编者按】:本文作者张纪祖先生系民革上海杨浦区委成员。辛亥革命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工作委员会顾问。本网衷心感谢张先生惠赐佳作。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