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回忆:反扫荡炮火震聋耳朵
辛亥革命网 2015-07-21 10:11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迟名 查看:
16岁带领乡亲们报名参军
我叫李存刚,河北邢台南宫人,1922年12月出生,今年93岁了。我1938年参军,在部队历任勤务员、护士、调剂员、司药和科员等职务。1954年,我从空军第九师转业到北京市卫生局工作。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袭辽宁沈阳,继而向吉林、黑龙江各地发起进攻。短短数月间,东北三省纷纷沦陷,次年即成立了伪满洲国。我读过四年小学,老师常常讲“九一八”的故事,我从那时起开始恨日本人,恨他们在东北犯下的罪行。老师还教我们唱《松花江上》,那曲调我到现在仍然记得。后来舅舅在天津给人看货,东家是生意人,让我去当学徒。可日本人已然进驻天津,在那里横行霸道。我内心抵触,不肯过去,谢绝了舅舅的好意。
中共中央长征到达陕西延安后,1938年初,南宫县来了八路军。我有个叔叔的孩子是共产党员,听他说八路军在招兵。我那时在同村青年中的威信还是挺大的,我倡导大家一同抗日、抵御外辱,带了十五六个青年去报名。人家看我个子小、年龄小,上下打量我一圈问,“你为什么参军?”我说,“打日本、救中国,不当亡国奴!”那人就笑了,争执半天,总算答应了。因为我读过书、认识字,组织让我做勤务兵,给县大队和冀南军区送信。我虽然想当个战士,上前线、杀鬼子,但是要服从命令,到需要的地方去。那一年,我16岁。
反扫荡时右耳被炮火震聋
后来,我被调到休养所当护士。战时从前线送来的伤员很多,轻伤、重伤都有,听他们讲起前线的故事,我恨不能拿起刀枪,亲赴战场保家卫国。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在护理伤员,忙起来没有钟点。我不觉得苦,大家都是这样度过。
1940年,敌人以公路、铁路为支柱,对抗日根据地进行了频繁扫荡。彭德怀指挥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和晋察冀边区等共百余个团,对华北地区的日伪军发动了百团大战,给予他们沉重打击。
同年,我在南宫县马古庄,经历了一次反扫荡斗争。那是在野外,敌人突然来袭,到处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和子弹触地时的砰砰声,部队遭受重创。护士没有枪,不是他们攻击的重点。我和其他护士躲进草丛,等他们离开后出来才得以幸免。但我右耳被敌人的炮火声震聋,左手食指被敌人的子弹击伤,一直未能复原。
此后,我转移到野战医院负责药品管理工作。医院距离前线较远,工作相比之前较轻,可我还是惦念着,若是能回前线该有多好。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我到了吉林,统归空军管辖。1954年,应党组织要求,我从空军第九师转业到北京市卫生局工作。我走时,好多老战友还在部队。虽然不舍得,但没有想不开,支援地方建设也是为国家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