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筠门岭:红军战斗过的地方满山都是脐橙林

辛亥革命网 2016-07-27 09:50 来源:武汉晚报 作者:汤华明等 查看:

14日,我们从当年苏区的南大门会昌县城出发南行43公里,来到著名的“筠门岭保卫战故地”盘古村。村子周围的几座山头上,就是当年红军抗击敌军的主阵地。

  14日,我们从当年苏区的南大门会昌县城出发南行43公里,来到著名的“筠门岭保卫战故地”盘古村。这是一个被6座小山头包围的山村,中间仅一条小冲,马路两侧散落着几百户人家。顺着几乎笔直的山路往山上爬,半个小时后才爬到400多米山顶,山顶长满树木荆棘和杂草。随我们上山的村民王振有说,村子周围的几座山头上,就是当年红军抗击敌军的主阵地。果然,草丛中留有当年红军留下的作战工事、单兵掩体和可以每个山头相连的交通战壕。当年红军就是在这些战壕里与数倍于自己的敌军展开激战的。

  1934年4月,筠门岭战役打响,敌军以3个师的兵力兵分三路向筠门岭发起了疯狂进攻,试图进占中央苏区会昌城,威胁中央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瑞金。面对敌人的强大攻势,英勇的红22师顽强抵抗,损失过半,不得不向站塘方向撤退,筠门岭阵地被敌占领。筠门岭战斗与广昌保卫战的高虎脑战斗一样,迟滞了敌军向北推进的进程。 当时,红22师的前任师长调任他处,而新任的师长又没有到任,整个战斗全由政委方强一人指挥。后来战斗虽然打败了,但毛主席还是肯定了方强的贡献,相信红军一定能克服眼前困难,排除阻力,迎来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

  之后,毛主席在会昌县写下了著名的诗词《清平乐·会昌》: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今天,走在会昌县的土地上,无论在筠门岭、在盘古还是在县城里,很多人张口就能背诵出来。

  在会昌县城西北隅文武坝邹村,我们采访了村民邹洪辉,邹洪辉的爷爷是中华苏维埃政府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执行委员,曾是毛泽东亲自任命的红军独立三师师长,参加了筠门岭下那场异常惨烈的保卫战。在前线战斗20多天,遍体鳞伤的邹敦厚转移到他的家乡——会昌城文武坝邹村,继续开展着艰苦卓绝的工作。

  当年7月份,毛泽东也带着病体来到会昌城西北隅的文武坝,头顶上敌机不时袭过,村庄里不时有白匪的队伍前来盘查,就在邹敦厚家后面的青山上,一间简易的茅棚就成了主席暂时的栖身之地。

  从红军当年激战的山头上下来,盘古村的许多村民说,红军激战的地方如今全部成为赣南脐橙的种植基地,郁郁葱葱的山头和山沟里,梯田里长满层层叠叠的赣南脐橙林,每户人家少则500棵,多则上千棵脐橙树,年产值都在数万元上下。

  特派记者汤华明 何晓刚 市民志愿者曹延召 郭阳 发自会昌

会昌县毛泽东旧居。特派记者何晓刚 发自江西会昌县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