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辛亥革命史》上册

辛亥革命网 2010-07-20 00:00 来源:人民日报(1980.08.21) 作者:卞哲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章开源、林增平等经过艰苦的努力,编写出了一部大型的《辛亥革命史》专著。宋庆龄副委员长特为封面题了字。 ,介绍《辛亥革命史》上册,

        1961年,吴玉章、范文澜同志在武汉辛亥革命50周年学术讨论会上,曾深情地希望年轻一代的史学工作者努力工作,加强协作,尽快撰写出一部分量较大的辛亥革命史专著。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四人帮”肆虐史坛10年,这项工作始终无法开展。粉碎“四人帮”后,章开源、林增平等经过艰苦的努力,编写出了一部大型的《辛亥革命史》专著。宋庆龄副委员长特为封面题了字。

        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革命,它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我们要研究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就得研究中国资产阶级的兴起、发展和衰落的历史。因此,辛亥革命史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解放前,辛亥革命史的研究为国民党御用学者所垄断,成为国民党党史的一部分。建国30年来,全国共出版了有关辛亥革命的资料30多种和一些著作,发表论文600余篇(不包括纪念性文字和回忆录)。《辛亥革命史》正是在这个基础上编写而成的。
        《辛亥革命史》共100多万字,分3册。现在出版的上册,主要论述辛亥革命的酝酿时期,即19世纪末到同盟会成立以前的历史。中、下册都已完稿,一两年内也将出版。《辛亥革命史》(上册)首先追溯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的形成和分化。辛亥革命,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领导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的集中表现。
        《辛亥革命史》对于领袖人物与历史运动的关系比较注意,全书贯穿着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孙中山出身贫苦农民家庭,后来到檀香山,受到了资产阶级的教育。他立志变革中国,成了中国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作者并不因为孙中山出身贫苦农民家庭而武断他后来的某些思想。孙中山决不如某些国民党党史说的,他一生下来便异于常人,要革清朝的命。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是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也有着自己历史的必然性,而没有任何神秘的成分。本书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形成及走向革命的过程。作者认为,孙中山早期思想倾向于改良,这可以从他1890年的《致郑藻如书》、1891年前后写的《农功》一文和1894年的《上李鸿章书》中清楚地看出来。孙中山虽然早在1893年成立兴中会时就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口号,实际上,他还徘徊在革命和改良道路之间。直到1900年,他对将来究竟是采取民主共和,还是君主立宪政体,还不能作出最后抉择。对于这种表现,作者分析说:“孙中山既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言行自然要受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水平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倾向的制约。他的早期,正是中国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在那些年代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阶级力量,就它当时的处境和本身已经具备的活动能量来说,还不可能产生明确的革命倾向和要求,而主要是把推动清王朝变法维新当作本阶级所要实现的任务。”
        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是革命的领导者,但革命的主力军仍然是广大工农群众。正是由于工农群众的反抗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掘松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基础,才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规模向前发展。中国的各族人民,包括满族人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样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与汉族人民有着共同的命运。他们都具有反帝、反封建、反清王朝暴政的革命要求。广大的海外华侨,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在国外备受凌辱,在某些方面,处境比国内人民群众更为痛苦,因此大多数支持反清的民主革命,他们在人力、财力、物力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书论述了人民群众和会党彼伏此起的斗争、少数民族人民的苦难和反抗,以及海外华侨对革命的贡献。书中还从档案、地方志、中外报刊勾稽出有关材料,编列成表,使读者一眼便可看出辛亥革命前夕全国革命斗争形势。
        辛亥革命史研究的许多问题,过去有争论,本书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还有更多的史实,作者在注文中或有探讨,或有考辨。例如孙中山在1893年是不是同葡萄牙人合办过鼓吹反清革命的《镜海丛报》,孙中山参加三合会的问题,等等。

        《辛亥革命史》(上册)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和问题,如全书笔调不一;结构较松散;背景过大,有的论述与辛亥革命联系不够紧密;内容安排不大平衡,1905年反美爱国运动专列一节比较长,而1903年中国人民轰轰烈烈的拒俄运动又太短,等等。这些都有待将来修改。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