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学术讨论会

辛亥革命网 2010-11-17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辛亥革命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81年8月22日至25日,由复旦大学举办的“清末民初中国社会讨论会”在上海举行。有来自全国11个省市26家高校、新闻出版单位和科研机构代表

  1981年8月22日至25日,由复旦大学举办的“清末民初中国社会讨论会”在上海举行。有来自全国11个省市26家高校、新闻出版单位和科研机构代表60余人参加此次讨论。美国学者密西大学中国研究所所长费维恺教授、威尔士莱学院历史系主任柯文教授也参加了此次讨论。会议共收到论文31篇,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屹天熹家先生、英国牛津大学教授伊懋可以及南京大学王栻教授因故未能出席,但均向大会提交论文。在为期四天的讨论会上,海内外学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自由讨论,有些问题取得了一致认可,有的问题还存在许多分歧。这些问题主要是:

  一、关于民族资产阶级何时形成的问题

  部分学者认为,一直到辛亥革命,中国资本主义极其薄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还没有形成。还有部分学者则认为,虽然在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均衡,力量薄弱,不能与西方资产阶级相比,但在辛亥革命时,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形成。

  二、关于辛亥革命的领导力量问题。

  有学者认为,历来认为的辛亥革命是由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的革命派的领导这一说法不科学。他们则提出了“新型知识阶层”领导辛亥革命这一概念。另有部分学者予以反驳,他们从思想、理论、组织等方面论证了辛亥革命是由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

  三、关于同盟会的领导作用

  有的学者批评了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的说法,认为自1907年以来,同盟会组织涣散,矛盾重重,他们并没有领导这次革命。但多数学者认为,过去确有片面夸大同盟会和兴中会的作用,但一味的否定也不妥。

  四、关于同盟会和光复会矛盾问题

  一些学者认为,同盟会是由兴中会和华兴会联合组成,光复会则未加盟,光复会个别成员以私人身份加入同盟会,他们认为光复会与同盟会的关系上,章太炎与陶成章闹分离,负有重大责任,而孙中山作为总理调节不当,也应负重要责任。也有些学者认为光复会成员在同盟会内部要求更换总理也是合理的,不应予以批判。

  此外,关于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孙中山思想的评价,革命派与立宪派的关系,他们的阶级基础及经济基础,袁世凯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若干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等,在此次会议上都有学者探讨且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会上,与会学者还就辛亥革命研究的方向,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本稿件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特约提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