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仰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感受革命爱国热情

辛亥革命网 2010-08-18 00:00 来源:华广网 作者:华广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7月下旬,“东西南北风--中华文化之旅”湖北段采访报道组来到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湖北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武汉革命文化的

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李强 摄)

  孙中山先生雕像。楼前同心广场,寓意两岸一心,和平统一。(李强 摄)

  军令部是鄂军都督府最初设置的四部之一,主要职责为秉承都督命令,发布军令,调遣军队。黎元洪曾经兼任过军令部部长一职。(易绍杰 摄)

  都督府会议厅布局典雅庄重,原为咨议局议场,革命党人入驻后,即为都督府会议厅。1912年4月,孙中山访鄂期间,曾在此发表演讲。(易绍杰 摄)

  华广网8月17日讯(记者  易绍杰)  7月下旬,“东西南北风--中华文化之旅”湖北段采访报道组来到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湖北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武汉革命文化的标志性景观,场景恢弘而又陈设典雅的展览,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已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武昌起义纪念馆(辛亥革命博物馆),依托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武昌起义纪念馆即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阅马场,西邻黄鹤楼,北倚蛇山,南面首义广场,占地面积1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因旧址红墙红瓦,武汉人称之为红楼。

  馆内收集有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历史文物1000多件,历史照片10000余张;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展览、黄兴先生生平事迹展览等基本陈列。在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内恢复原貌开放陈列的有:军政府大门、军政府礼堂、黎元洪卧室和会客室、秘书处、黄兴召开军事会议的会议室、孙中山会见湖北军政人员的会客室等。

  馆内现有两个主题性的基本陈列:一是《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一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前者以旧址主楼为载体,复原和再现了都督府成立初期的场景与风貌;后者布置于旧址西配楼,以近400件展品,包括文物真迹、历史图片、美术作品以及图表、模型和场景等,全景式地展现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恢弘壮阔的历史。

  鸦片战争后的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湖北也未能逃过列强的魔爪。自1861年英国在汉口建立租界始,德、俄、法、日等国也相继在今天汉口江汉关至黄浦路一带建立租界。列强以租界为据点,对湖北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侵略与渗透;与此同时,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日益深重,在双重压迫之下,广大人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日),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湖北地区革命党人,敢为天下先,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成功的发动了武昌起义。翌日,再次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义声所播,全国响应,统治中国长达260余年的清朝顿时瓦解,从而结束了在中国绵延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武昌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红楼则被尊崇为“民国之门”

  辛亥革命的硝烟早已散尽,但这场革命带给中国的变化是巨大的。直至今天,我们还生活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之中。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