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学术讨论会
辛亥革命网 2010-11-17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辛亥革命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辛亥革命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学术讨论会于 2001 年 11 月 26 —28日在广东举行,参会者来自国内各地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近百名专家学
“辛亥革命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学术讨论会于 2001 年 11 月 26 —28日在广东举行,参会者来自国内各地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近百名专家学者。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 94 篇,会议主要围绕“辛亥革命与近代社会变迁”、“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与祖国统一大业”、“辛亥人物与时俱进品格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此次会议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思想交锋激烈。关于辛亥革命成功与否,一些学者认为辛亥革命对社会结构变迁的界标远远超过鸦片战争的影响力和作用力, 它才是中国近代史的真正开端。也有学者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辛亥革命终结了帝制,但封建专制社会并未终结。关于辛亥革命的性质,有学者认为它既非全民革命,亦非资产阶级革命,而是推翻帝制肇建共和的政治革命。针对这些争论,有学者提出现在讨论辛亥革命成功与否,给辛亥革命作定论为时尚早,应先加强微观研究,再来作总体把握。
二是研究史料的深入挖掘。有的学者通过利用新发现的《知止轩随录》、《凌崇礼堂亲友信札》、《王锡彤日记》、《粤省商团月报》等资料,阐幽发微,以更微观的角度去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内涵及其底蕴。有的学者介绍了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后各地支持者的亲笔来函,从更广阔的层面来展示社会心理动态。也有学者介绍了《香港华字日报》对研究辛亥革命的史料价值,推动学界对这一珍贵史料的充分利用。
三是史学队伍新生代的充分展示。在与会学者中,40 岁以下者有30多人,占近1/3。从他们提交的论文看,以微观研究居多,视野广阔,史料丰富,阐释细致,别有创见。这是此次学术讨论会的一大亮点和潜在成果,说明我们的辛亥革命与孙中山的相关研究事业生生不已,新人辈出。研究就是创新。这次讨论会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的精神。在讨论中,新见层出,对深化与拓展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等相关研究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稿件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特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