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社会与秘密结社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辛亥革命网 2010-11-17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辛亥革命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中国近代社会与秘密结社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2月19—21日在上海召开,会议由上海师范大学、上海高校都市文化研究院、中国会党史研究会

  中国近代社会与秘密结社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2月19—21日在上海召开,会议由上海师范大学、上海高校都市文化研究院、中国会党史研究会等单位主办。中国以及美、日、韩等国的学者80余人与会,围绕转型期的中国近代社会与秘密结社、秘密会党、秘密教门等问题进行讨论。

  一、关于社会转型与秘密结社

  有学者认为秘密结社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对社会产生过积极作用,但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更大。戴鞍钢认为,晚清社会的转型,漕运的停止,导致了漕运水手的失业,加剧了社会的失序和恶性膨胀,也从侧面清晰地反映了在晚清社会转型中所面临的困局和难题。池子华以江苏、安徽淮北流民流向江南所引发的土客冲突为例,认为土客冲突实在是一种文化冲突。

  二、关于秘密会党

  秦宝琦认为秘密会党发展的群众基础是受压迫剥削的下层群众把改善地位与处境的希望寄托于彼此间的互济互助,地方官害怕担负“失察”之罪,或“不敢过问”,或“有意隐容”,是秘密会党得以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孟超则认为以“义”为题的民间文学是造成秘密会党蔓延的文化环境。谢忠强指出参加反洋教斗争的会党种类体现了明显的地域色彩,而不同的会党其政治倾向也不尽相同。黎霞分析了会党在教案中的活动,认为这些活动给地方官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周育民指出清末革命党人的民族主义观念并不仅仅来自于西方的民族主义思潮,更带有传统民族主义对他们的影响。廖大伟认为刺宋案既反映了会党与革命党人的关系恶化,也折射出民初会党与社会的紧张。邵雍认为处于社会下层的帮会也萌发爱国救亡的意识,而且不乏发动民众、参与政治的能力与能量。张小波认为中央政府的权力与会党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

  三、关于秘密教门

  刘平认为,中国“秘密宗教”大致可分为七个时期:一是道教时期(汉末至隋);二是佛教时期(南北朝隋唐至宋元);三是摩尼教时期(五代至宋元);四是白莲教时期(南宋至明);五是明清秘密教门时期;六是会道门时期(晚清至民国);七是建国后会道门被取缔、镇压与会道门、“邪教”复苏时期。张莉认为由于清代立教者把教门组织变成手中的工具,为其私欲服务,其社会功能发生了质的变化。马场毅认为,作为农民组织的黄沙会,具有保卫农村,使其免遭土匪侵扰的社会功能。俞长根认为,民国时期虽然传统的民间宗教备受迷信等方面的极大指责和弹压,但从履行了国家和社会的必需这一重要功能来看,它们还是做出了历史性的重要贡献。李银子认为民间宗教结社的衰落,一是由于传统传教家族的衰落,二是由于基督教教民的出现。武内房司认为,宝山奇香教的教义正是吸收了中国的“五公”信仰,从而揭示了中越民间宗教的交流。

  (本稿件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特约提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