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曝三公经费 出国费、公车费、接待费预算

辛亥革命网 2011-04-15 00:00 来源:人民网-《京华时报》 作者:孙乾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昨天,科技部在中央部委中率先公开“三公”经费:2011年用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项经费预算为

   本报讯 (记者商西)昨天,科技部在中央部委中率先公开“三公”经费:2011年用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项经费预算为4018.72万元。  

  政府部门过高的行政成本,一直为人们所诟病,不透明的“三公”经费更是为社会公众所高度关注,质疑其数额庞大,奢侈浪费严重,担心有腐败现象存在。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向“三公消费”亮剑:“三公”支出原则上“零增长”。财政部要求,中央预算部门应公开本部门“三公”经费预算。  

  就在昨天,科技部在其门户网站公布《科学技术部2011年部门预算》。《预算》显示,科技部2011年用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项经费预算为4018.72万元。

  此外,《预算》显示,2011年科技部收支预算持平。财政拨款收入年初预算数为2371725.88万元,比2010年增长18.97%,主要是国家科技计划(专项)等经费预算增加。事业收入年初预算数为34730.51万元,比2010年增长0.83%。  

  支出方面,2011年科技部外交支出年初预算数为9150.6万元,比2010年增长49.34%,主要用于驻外机构、对外援助、国际组织会费、国际组织捐赠。科学技术支出年初预算数为2410974.58万元,比2010年增长14.08%,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究与开发等项目支出增加。  

  ■记者观察  

  “三公”经费从幕后走向台前 

  74个中央部门去年集中“晒账本”,首次向社会公开了部门预算收支总表和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然而,对于公众一直千呼万唤的“三公”经费,却迟迟不肯露面。过高的行政成本,因缺乏透明度,显然难以令人满意。  

  实施三年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从制度层面明确了政府信息公开的责任。然而,“三公”经费尚不透明,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200多名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剑指此处。对此,财政部表态称,将公开2011年中央预算部门的“三公”经费情况。  

  紧接着,一场由中央引领的晒预算行动陆续拉开。  

  3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继续压缩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今年6月会将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向社会公开 

  这一被国务院重提的“时间表”,被解读为对民意的积极回应。只是,众人瞩目之下,率先“晒账本”的几个国家部委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4月1日,财政部成为首个公开2011年部门账本的中央部委。相比往年,在细化程度上,这个账本有不小进步。然而,多数被认为“不适宜”公开的预算条目仍隐藏在名为“其他支出”的大类里。 

  随后,陆续公开预算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土资源部,也依然未响应民意,媒体和公众最为关注的“三公”经费均未明确体现在“账本”之上。  

  有评论指出,因目前我国财政预算分类科目中并没有“三公经费”这一科目,因此看不到“三公”支出的钱数。也恰恰因此,看不懂的预算表就成了财政暗室,“三公经费”已处于舆论质疑的漩涡当中。  

  值得关注的是,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针对公车改革问题进一步表态,“今年要拿出改革方案,在一些部门试行”。这一让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曝晒在阳光下的决心,也是中央下决心建设廉洁政府的一大信号。  

  今年3月底的最后一天,北京市财政局公布了公车数量:62026辆。将公务车辆具体到个位数加以公布,北京市在全国开了先河,也进一步推动了“三公”经费公开的步伐。  

  备受瞩目之下,昨天,科技部率先响应号召,在财政拨款支出说明中以文字的形式公布了“三公”经费。
  

  至此,一直处于舆论重压下的“三公”经费也将从幕后走向台前。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19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