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空实力直追俄美 俄愿与中国共享格洛纳斯(3)

辛亥革命网 2011-04-16 00:00 来源:国际在线 作者:赵力 张卓琳 郭宣 徐小青 王姗姗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如今,欧美亚的航天大国正纷纷加快太空探索的脚步。俄罗斯借力纪念加加林进入太空50周年,提出一系列未来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规划;中国近

  中国研制最大运载火箭

  在太空探索领域的“重头戏”——运载火箭的研究方面,中俄两国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4月初举行的航天工作会议上,俄罗斯总理普京表示,俄罗斯将于2013年在俄境内的普列谢茨克发射场试验轻型和重型“安加拉”运载火箭。专为地处俄远东地区阿穆尔州的东方发射场研制的“罗斯”运载火箭的试验工作将于2015年开始,俄方计划从2018年开始使用这种新型运载火箭将载人飞船送入太空。

  中国对运载火箭的研究也很重视。3月初,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梁小虹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透露,中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运载火箭正在进行研制论证工作,运载能力将达130吨,是现役运载火箭的6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梁小虹提到,与其他长征系列火箭“追赶”世界同类型先进型号不同,在重型运载火箭领域,美国、俄罗斯已经或正在开展研制具有代表性的重型运载火箭,中国目前进行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论证意味着与宇航强国同时起步,开展竞争。

  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运载火箭为美国用于载人登月的“土星五号”,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119吨。“土星五号”上世纪70年代后退役,地位被航天飞机取代。

  美国载人航天青黄不接

  众所周知,美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全球领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是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2010年4月,奥巴马政府公布了新太空探索计划,给予航天科技和产业高度重视。不过,目前的美国载人航天事业却处于青黄不接时期。

  美国的载人航天几十年来主要由航天飞机完成。“发现”号航天飞机于今年3月9日完成最后一次太空飞行之后退休,另外两艘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和“奋进”号也将在夏天以前退役。

  在航天飞机之后,美国目前正计划依靠“奥赖恩”或“猎户座”载人航天器进行今后的宇宙探索。按美宇航局的计划,“猎户座”暂定于2013年首飞。在长远计划中,宇航局表示有信心让此型号飞船作长途飞行之用。

  在下一代载人航天器诞生以前,美国航天员往返国际空间站将搭乘俄罗斯“联盟”号系列载人飞船。在此期间,商业运作占航天产业的比重将迅速增加。去年12月,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成功将一艘宇宙飞船发射到地球轨道并引导其返回地面。这是历史上首次由私营企业发射的宇宙飞船从地球轨道成功返回地面,距离提供商业载人航天飞行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已经与美国宇航局签署了一份价值16亿美元的合同,为国际空间站上的美国宇航员提供12次补给任务。同时,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商业竞争对手——轨道科学公司也与美宇航局达成了价值19亿美元的合同,提供8次补给任务。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19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