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李克强首次出访彰显中国成熟外交(2)

辛亥革命网 2013-05-28 00:00 来源:环球网 作者:李智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5月19日至27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展开他首次外交之旅。在首次出访中,李克强选择新兴经济体印度、传统外交盟友巴基斯坦、世界金融中心
二、重视中欧洲关系,开启中欧发展未来。

李克强总理首次出访的另一重要部分就是对欧洲的访问,而他此次访欧选择瑞士与德国,别具深意。不论从政治、经济层面,还是从地理、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欧洲始终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一极,与欧洲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始终是中国外交的重点。从全球战略角度而言,中国进一步深化中欧友好合作关系,可以有效遏制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制华战略的实施。而瑞士与德国既是欧洲有重要影响的国家,而且与中国具有非常紧密、友好的关系,李克强选择瑞、德两国,更是从战略角度打开中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新的大门。

此次李克强总理出访瑞士,重点在于中瑞两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2010年初李克强曾访问瑞士,当时世界经济还笼罩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浓厚阴霾中。正是在那次访问中,李克强同瑞士领导人达成共识,决定开启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三年多来,中瑞双方求同存异,历经九轮磋商,而在此次访问中,李克强终于以新任中国总理的身份见证了两国自贸协定的成功签署。而中瑞建设自贸区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中瑞两国经贸合作,更是中国同欧洲大陆国家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也是中国同世界经济20强国家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因此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它不仅给中瑞两国广大企业及消费者带来益处,而且对发展中欧关系是重大利好,从更大范围来看,这更是对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重大利好。

中瑞两国达成自贸协定,充分表明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把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作为对外开放的关键举措。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这不仅对中欧关系有利,同时对世界的和平发展都是重大的利好因素。

德国是李克强总理此次出访的最后一站,德国也是李克强此行唯一访问的欧盟国家,充分显示出中德关系在中国与欧盟关系中的重要地位,也突出了中德关系在中国外交中的重要地位。而德国媒体也认为,中国把德国视为中欧沟通的桥梁。

在访问德国期间,李克强仍然以加强两国经贸关系为重点。中国与德国都是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两国关系远远超出了双边范畴,已进入发展快车道和全面提速的新阶段。近年来,中德两国各领域合作发展迅速,两国都把对方视为最重要的经济伙伴之一。特别是目前中德合作已经成为中欧合作的龙头,双方贸易额占中欧贸易总额的30%左右。据中国商务部统计,去年德国对华实际投资达14.5亿美元,增长了28.5%,中国对德投资项目数量位列第三,仅次于美国和瑞士。在目前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这一成绩令人刮目相看。

在访问期间,李克强总理通过与德国领导人的会见、会谈,进一步加强中德两国的经贸合作,巩固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加强两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沟通与协调。同时,李克强总理也强调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看待欧洲,坚定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支持欧盟应对欧债问题、保持欧洲经济稳定的努力。另一方面,李克强也指出,近日欧盟拟对华光伏产品和无线通信设备产品发起“双反”调查,中国政府表示坚决反对。中方期待德方发挥积极作用,推动欧盟与中国通过对话磋商化解磨擦,维护中欧经贸合作大局,实现中欧互利双赢。

李克强在访德期间还特别参访波茨坦会议旧址并发表讲话。他指出,历史是客观存在,也是一面镜子,只有正视历史,才能开创未来。任何否认或企图美化那段法西斯侵略历史的言行,不仅中国人民不能答应,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正义力量都不能接受。李克强的讲话不仅明确阐述了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思想,同时也从侧面对日本一直以来对侵略历史拒绝反省并企图美化侵略历史的错误言行进行了批评,表达出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起维护二战后确立的和平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与繁荣的心声。

李克强总理首次出访,加强并巩固了中国与亚欧重要伙伴的友好合作关系。中国新任领导人的出访,必将有力促进中国外交全面发展,同时也必将为亚欧乃至世界和平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0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