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挑战 不是美国是自己

辛亥革命网 2012-09-04 00:00 来源:环球网 作者:环球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中国正处在微妙的转型期。中国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模式已让中国获利颇丰,然而这种模式亦严重束缚了中国社会,一些问题直到现在才开始慢慢

  今年2月份,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重访爱荷华州,并送上对美国爱荷华州的衷心祝福。在阔别约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后,习近平与几位市民分享了他的童年记忆,并称曾读马克•吐温的书并对密西西比怀有深深的向往之情。

  随着中国经济及政治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在随之提升,有的人可能会作出结论,认为中国大众期待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国际舞台上表现得更为高调。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领导人,习近平将需要在国际事务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在国际问题的辩论中起带头作用,并与他国人民进行更多的交流。而实际上,习近平可能已经肩负着应对中国可能遇到的经济及社会挑战的艰巨任务。 

  作为中国的领导人,如何应对好逐渐浮出水面的经济挑战将是习近平的主要顾虑之一,他将在经济动荡的这一时期领导中国从出口主导型的经济模式转向更加依托于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在过去的30年中,低薪及充足的人力资源赋予中国制造业巨大的优势,并促使其不断扩张。

  然而在最近几年,由于欧美日消费疲软,再加上中国国内经济挑战层出不穷,出口主导型经济模式被证明是不可持续的。据报道,尚未售出的商品在中国各处的工厂及展厅里堆成小山。中国曾经吸引国外制造业趋之若鹜的低薪金已经逐年攀升,导致对外吸引力大大降低。同时,如果中国经济条件不断恶化、失业率持续走高,那么社会治安将成为令政府尤其担忧的一大问题。  

  中期来看,中国的经济挑战主要由其逐渐降低的人口发展趋势带来。中国政府最新分析表明,21世纪中国人口老龄化增长率将迅速加大。这也许由独生子女政策造成,也许是随着一个国家变得富有,其人民的寿命逐渐增长,各个家庭倾向于少生子女。但无论原因如何,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中国政府需要编织更为完善的社会保障网络,并满足老龄化社会的各种需求。

  中国领导人在应对这些挑战并逐步改革中国的经济体系以更好地解决社会、经济、政治及人口发展问题之时,也必须满足在30年快速、严酷且不甚平均的经济发展过后,公民所提出的保护自己权益的各项诉求。  

  简而言之,中国正处在微妙的转型期。中国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模式已让中国获利颇丰,然而这种模式亦严重束缚了中国社会,一些问题直到现在才开始慢慢浮现。不断累积的内部压力再加上发达经济体无法继续支持中国的出口经济,意味着中国必须做出重新做出调整以达到内外平衡的目的。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崔立如在最近的一篇论文中表示,未来北京政府将面临诸多挑战,这需要政府和民众共同艰苦努力。崔立如还表示,中国政府着手构建社会安全网络并改善民生,这将会成为“社会公平、正义、繁荣及和谐”的具体例子,这也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基础。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0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