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事迹

蓝天蔚年谱1911年(10月27日-10月31日)

辛亥革命网 2016-04-25 16:01 来源:《蓝天蔚年谱长编》 作者::蓝薇薇 查看:

10月27日(九月六日) 蓝天蔚、张绍曾等联名十二奏纲递呈清廷。是谓“滦州兵谏”。

 

  10月间(八月) 蓝天蔚与赵尔巽联名致信武昌起义诸君,不可满汉相仇。劝英雄用武不在犯上欺君,豪杰有为当在安内御外,为首者应速悔,为从者应速散。(《东三省赵尔巽暨蓝天蔚致武昌起义诸君函稿》[ 《东三省赵尔巽暨蓝天蔚致武昌起义诸君函稿》,详见附录一“蓝天蔚著述”。],宣统三年八月,《东三省辛亥革命史料》,《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8辑,第5—6页)

  10月27日(九月六日) 蓝天蔚、张绍曾等联名十二奏纲递呈清廷。是谓“滦州兵谏”。

  冯自由谓:辛亥(1911年)八月,武昌革命军起,湖南、陕西、山西各省先后响应,清廷震惊,迅令京奉各镇停止秋操,并调二十镇统制张绍曾率所部开往长江平乱。时二十镇适驻滦州,绍曾遂按兵不动,与第二混成协蓝天蔚、三镇统领卢永祥、二十镇统领伍祥桢等乘机联名向清廷要求立宪。(冯自由:《冯自由回忆录:革命逸史》上,东方出版社2011年版,第334页)

  张国淦谓:据第二十镇司令部秘书李志寯滦州记事云,迨初六日天既明矣,张绍曾宣告于众曰:湖北革命,名正言顺,专尚征讨,不合人情,况以同种相残,世界无此蛮行,所有军队,均不前进。”随遣使赍立宪条件于清廷,迫其停战,令速行宪政,以挽既去之人心,并由电通告天下,俾知同胞军人无自相残杀之理,闻清廷各执政只相对而泣,莫敢谁何,第二军之计划,自此已归无效矣。(张国淦:《辛亥革命史料》,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二十六辑,第201页)

  罗正纬谓:辛亥(1911年)八月滦州秋操,绍曾率所部驻于滦。未几,武昌起义,清廷檄绍曾南下督师。绍曾阴与吴禄贞、蓝天蔚等深相结纳,而自勒兵滦州,命吕均[ 吕均,历任新军第二十镇军法官、国务院秘书长等职。北洋政府授陆军中将。]、杨德邻[ 杨德邻(1870—1913),名芳,字德麟,又名德邻,号性恂,湖南长沙人。杨毓麟兄。曾就教于明德学堂。毕业于宏文书院、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法系。在日以“宗旨不合”拒绝加入同盟会。返国后先后参加宪政会、政闻社、宪政公会。后回奉天组织国会请愿运动。武昌起义,联络蓝天蔚等发动滦州兵谏,事败后赴沪筹备北伐。后任南京留守府秘书。1913年任湖南省财政司司长。后因反袁为汤芗铭所杀。]、石润金等草立宪十二条,要求清廷颁布。(罗正纬:《张绍曾》,《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六,第362页)

  杨道隆谓: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吾祖父德麟[ 德麟即杨德麟,亦即杨德邻。]联络蓝天蔚等人发动滦州兵谏,谋断京津、京汉两路,夹击北京,实行“中央革命”。(杨道隆:《芳名垂青史 怒涛伴英魂——杨德麟》,饶怀民,范秋明主编;邓江祁,钟声,黄俊军等副主编:《湖南人与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424页)

  《申报》载:张绍曾,字敬舆,直隶大城县人,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一期肄业生。在前清时,曾任北洋第三镇[第二十镇]统制。辛亥革命,张适治军滦州,与蓝天蔚、吴禄贞数人进行推翻满清,逼清廷宣布十九信条,还政权于国民。(《申报》1928年3月28日,第十版)

  《盛京时报》谓:滦州军队主张立宪最力者为蓝天蔚。蓝字秀豪,湖北黄陂人,曾学陆军于日本,即昔年为留学生义勇队队长者。张绍曾与蓝先后同学,张秉性素和平,惟深慕英国宪政之风,故得为此次之领衔者。尚有方某、杨某、石某四人曾学法政于日本,故各文字条件皆甚可观。(《滦州军队之特色》,《盛京时报》宣统三年九月二十二日,第七版)

  张绍程回忆了张绍曾与蓝天蔚议定申请立宪上陈奏折的经过。

  张绍程谓:绍曾与吴禄贞、蓝天蔚同肄业于日本士官学校,三人友谊素为挚笃。归国以后各任军职,当时有“士官三杰”的称号。吴禄贞夙抱有种族革命思想,性情躁急,恨不能一举而颠覆清朝。绍曾为人比较宽和,谨慎持重。加以康梁学说在他思想上影响很深,认为具有数千年封建统治历史的中国,一旦推翻帝制,改为民主共和政体,恐于民情不甚适合,不如君主立宪较为稳妥。这时候资政院已经成立了一年有余(宣统二年,1910年8月成立),为立宪的先声;职权制度,仿佛欧洲国家的上议院。绍曾与资政院议员陶葆廉、劳乃宣、汪荣宝等人素有往还。其主张君主立宪,思想上受了他们一定程度的影响。吴禄贞与绍曾、蓝天蔚计议联兵起义,进攻北京,推翻清廷专制政府,建立民主政权,绍曾没有听从。

  蓝的意见和绍曾相同,也不以吴计划为然。绍曾与蓝议定联名同具奏折恳请立宪后,又征求得第三镇统制卢永祥的同意,并与部下协领伍祥祯、潘矩楹取得一致的意见,由幕僚吕均起草拟妥奏稿及政纲十二条,送与蓝、卢等人签名,缮成奏折正本。文中由绍曾领衔,盖用了第二十镇统制的关防,派吕均赍折赴京。先秘密送与资政院议员陶葆廉等人阅过,取得联系后,吕均即持奏折前往谒见军机大臣那桐[ 那桐(1856—1925),叶赫那拉氏,字琴轩。满洲镶黄旗。历任户部主事、鸿胪寺卿、内阁学士、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晋理藩院左侍郎。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充留京办事大臣,后为户部右侍郎、外务部左侍郎、户部尚书、外务部会办大臣、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内阁协理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等职。],请其代为呈递给摄政王载沣。那桐把奏折看了一遍,惊惧出于意外,哪敢负代递的责任,严词拒绝了吕均的请求。吕均没了办法,只好收起回转滦州覆命。

  绍曾召集幕僚计议,恰好幕友中有个陈蔼亭,和摄政王府里管事的大太监某人相识,可以设法呈递。绍曾便即派遣陈蔼亭入京,由陈请托某太监,得其允诺,把奏折递呈给了摄政王。(张绍程:《张绍曾事迹回忆》,《文史资料选辑》第30辑,第184—214页)

  陈叔通谓:誓庙无功鼎革新,统制张绍曾、蓝天蔚等,请颁信条誓太庙。奏稿出长沙杨性恂手,信条二十一条出桐城方枢手,均受张幕僚杜严、孙钟委属,资政院据以疏奏,诏下势已无及。(陈叔通:《百梅书屋诗存》,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页)

  △ 亦有谓蓝天蔚拟十二条款。

  《清国全权公使伊集院彦吉日本外务大臣内田康哉子爵电》:“1911年8月,武汉举事。之后,蓝天蔚和张绍曾一起联络标统、管带等电告政府。社会上风传的滦州军告政府书据说就是出自蓝天蔚之手。”(《清国全权公使伊集院彦吉日本外务大臣内田康哉子爵电》,1912年9月9日,米彦军译自http://www.jacar.go.jp/chinese/index.html“亚洲历史资料中心”)

  《盛京时报》谓:吴素抱革命主义,年仅三十许,任第六镇统制间,武昌军起,即在北方树独立旗,整军扫满清政府,密约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混成协统蓝天蔚,三面会攻北京。使蓝天蔚草宪法大纲十二条,以张绍曾名要求清政府,更使队官某骑兵百人入京,强迫军谘府涛邸及资政院议员。逆料满政府必弗应,即可乘机举事。(《吴禄贞被刺纪实》,《盛京时报》宣统三年十一月初五日,章开沅、罗福惠、严昌洪主编:《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第三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57页)

  邹鲁谓:武昌事起,(吴禄贞)请以所部往,清廷疑之,令其从督师行,拟戕诸途。吴疑有异,称疾不行,乃往说第二十镇张绍曾及奉天混成协蓝天蔚,使蓝草奏稿,列十二款,用张名以要清廷。时张驻滦州,所谓滦州军变也,意清廷不能容,即以此为名,合张、蓝及所部第六镇兵,三面合攻,北京必破,革命可成。乃清廷接张等条陈,大惧,即命资政院议决宪法十九条,公布国中,以为搪塞。(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上,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927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