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大亚洲主义”:提倡王道,反对霸道(5)
辛亥革命网 2011-03-24 00:00 来源:民革中央 作者:吴仪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大亚洲主义”致力于改变亚洲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呼吁以中、日合作为基础,并联合亚洲其他民族,建立平等自由,互助
12. op.cit.Cavre.t.II.pp.557—559.
13. Ibid.pp.559—561.
14. 有关“东亚门罗主义”资料,参阅下列各书为主:
(1).林明德:《日本史》,台北,三民,七十五年初版。
(2).林明德:《近代中日关系史》,三民,七十三年初版。
(3).陈水逢:《日本近代史》,台北,中华学术院,五十七年初版。
15. 转引自陈水逢:《日本近代史》,第274页。
16. 《国父全书》,台北,国防研究院编印,第364页。
17. 《国父全书》,台北,国防研究院编印,第274页。
18. 《国父全书》,台北,国防研究院编印,第1023~1024页。
19. 《国父全书》,台北,国防研究院编印,第360页。
20. 《国父全书》,台北,国防研究院编印,第404页。
21. 《国父全书》,台北,国防研究院编印,第434~435页。
22. 《国父全书》,台北,国防研究院编印,第750页。
23. 《国父全书》,台北,国防研究院编印,750页。
24. 李台京引蒋廷辅,“亚洲门罗主义”,独立评论,第五十号(民国二十五年六月);同文见蒋廷辅选集,全六册(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民国60年,第6册,第324~329页。)
25. 陈立夫,百龄人瑞,党国元老,孔孟、儒学大师,哲学家(所引用中山先生于民国13年在日本神户对记者的谈话)。
(作者系台湾基督国际学院教授兼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