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群体透视社会变迁

辛亥革命网 2011-05-01 00:00 来源:第46卷第6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作者:朱英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近20余年间,在社会发展现实需求的强烈呼唤之下,学术界对近代中外社会转型与变迁的研究日益重视,古老的历史学同样也是如此。特别是在中国近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迅速发展引起全世界广泛关注,中国社会的转型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变迁尤其令人瞩目。近20余年间,在社会发展现实需求的强烈呼唤之下,学术界对近代中外社会转型与变迁的研究日益重视,古老的历史学同样也是如此。特别是在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中,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似乎已成为许多学者的共同旨趣。分析现有成果及研究的发展趋势不难看出,从社会群体考察社会变迁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也称得上是一个别具特色的研究视角。

  群体与社会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新兴社会群体的产生,就是社会变迁的具体反映。虽然社会变迁在许多方面都有所体现,但相比较而言,其中较为直接和重要的一项内容乃是新兴社会群体的形成,而且随之所带来的社会影响也更为深远。因为新兴社会群体形成之后,反过来对社会变迁的进一步发展又会产生更为突出的作用与影响。例如在近代中国,随着社会的转型与变迁,新兴的工商业资本家群体得以逐渐形成,并发展成为一个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都相当活跃的资产阶级,进而引发了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一系列新的社会变革,也使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更为迅速。不仅如此,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变迁,还促成了包括律师、医师、会计师、工程师、审计师、教师、记者在内的其许多新社会群体的诞生。这些新群体大多属于社会中间层,在推动近代中国社会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型与变迁过程中,同样发挥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对此予以认真探讨当可更加深入地了解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特点。

  除了新兴社会群体的产生,社会变迁还导致许多原有社会阶层和群体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出现若干重要的发展变化。其中既包括上层统治集团中不同群体的演变,也有社会中层如传统工商业者的变化,同时还有下层民众各群体所遭遇的不同处境。通过分析这些阶层和群体的各种变化,我们可以具体而深入地考察社会变迁的诸多表现和影响。另外,这些原已有之的阶层和群体发生变化之后,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与功能也相应会有某些改变,同样在近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影响。通过对这些群体的个案研究,我们也会对近代中国社会变迁获得某些新的认识,尤其是对传统与近代这两种因素在社会变迁中的关系和影响可以有更为具体和生动的了解。

  其实,史学界较早已开始透过社会群体考察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只是在研究方法、视野等方面存在着一些比较明显的缺陷。传统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侧重于政治史的单一研究范式,对工人、农民等下层民众政治反抗斗争的笼统性论述较多,对上层官僚群体的研究则多限于揭露其腐朽和反动的一面,论述的具体内容也大都是官僚群体对下层民众的反抗斗争如何进行残酷镇压,很少结合社会学、经济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全面综合的考察与分析,也难以揭示上层官僚群体和下层民众群体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全貌。另一个缺陷是忽视了对许多重要新兴社会群体的探讨,例如前面提及的律师、医师、会计师、工程师、审计师、教师、记者等许多新兴的社会群体,长期以来都很少有人论及。即使是以往重视下层劳动人民研究,但也仍有不少下层社会群体尚未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存在着许多研究空白或薄弱环节。

  由此看来,对历史上众多社会群体的研究,不仅能够重新透视各个历史时期社会转型与变迁的特点,而且还能填补过去史学研究中的一些空白或是弥补某些薄弱环节,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期刊发的这一组文章,对近代中国下层社会群体从不同角度分别进行了新的探讨,期望能够对推动社会群体研究的深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