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时期的武汉店员工会
辛亥革命网 2011-05-01 00:00 来源:江汉论坛 2010.2 作者:朱英 查看:
在国民革命期间,店员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广州国民政府时期,国民党中央将店员的身份确定为工人,并支持成立店员工会。但在此之后,随着工人运动的兴盛与发展,店员工会不断组织店员积极开展经济斗争,致使店员与店主之间的冲突日益激烈,对商业的发展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影响。于是,店员是否应属于工人?是否应组织工会?在总工会、总商会、商民协会乃至国民党各级党部的工人部、商民部之间,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类似的情况,在当时的武汉也十分突出,以至于武汉国民党中央也不得不多次讨论该问题,商讨应对之策。
迄至目前,史学界专论国民革命时期店员工会的论著尚付之阙如,有关这一时期武汉店员工会的研究成果同样也很少见,只是在论述当时武汉商民运动、商民协会以及工人运动的成果中,有些附带提及武汉店员工会。[1]为此,本文拟对国民革命时期的武汉店员工会概况、武汉店员工会的经济斗争影响、各方对工商冲突的协调、对武汉店员工会应否存在的争议等问题,略作简要论述。
一、武汉店员工会及其经济斗争
北伐时期,武汉的店员组织以及店员运动都比较发达。不仅如此,“店员运动成为工人运动的重要部分,到后来实际上成为其核心。”[2]北伐军到武汉后,该地不少行业的店员很快即成立了店员联合会或店员工会。具体情况如下:报关业,1926年10月;钱业、煤业、火柴、面粉、香烟、煤油等业,1926年11月;皮业,1926年12月;饮片、西药、参燕药行、衣典业,1927年3月;书业、中外纸业、布业、麻夏、匹头业、绸缎呢绒花布、白布、金奶、王金等业,1927年4月;海味、糖业、茶食、泰西食物、茶业,1927年5月。
另据1927年6月武汉店员总工会的报告,武汉店员总工会成立于1926年12月14日,其前身是店员联合会。店员总工会组织部报告还曾说明:“在店联会时代的负责人,纯为富于革命思想的青年店员,他们缺少的是经验,因为他们没有经过团体的生活,没有受过团体的训练,而同时一般店员也缺少监督的能力,因此进行上便不免有很多手续上的错误。后来一方面由各会员各自发展各业店员工会,一方面改店员联合会为店员总工会,以集中组织,直至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店员总工会才正式宣告成立。此后,渐渐地把组织统一起来,经济集中起来,会务也跟着而渐渐地发展扩大,以形成现在这样的现象。”[[3]
武汉店员总工会成立后,“将三四万人所组织之四十余个性质相近的店员工会,合并为十五个分会,在每分会下又按其人数与地域之关系,成立了一千六百四十七个支部。每次开支部干事联会时,莫不在未开会以前之半点钟到,从整齐严肃中,可以见其组织力量。”[4]关于武汉店员总工会会员人数,一般都认为是3万2千人,但据中央工人部1927年6月底调查,其总数达到4万人。[5]因此,武汉的店员不仅组织系统较为严密,而且人数众多,其活动足以产生比较显著的影响。
武汉的店员运动,在第一阶段主要是经济斗争。“店总成立后,第一步就实行经济斗争。”因为当时“正值武汉各业发生普遍的经济争斗之时,而店员所得工资,多按民国二年以前之物价而定的,加以店员所受压迫较其他产业工人为尤甚,在此客观环境之下,当然免不了一番经济争斗,所以此时店总工作多半应付于彼了。”[6]店员从事的所谓经济斗争,具体目标主要是提高工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限制店主辞退店员等,其结果不仅与店主发生冲突,也使店员组织与商民协会以及商会之间出现了矛盾。例如1927年2月初,京苏洋广杂货业店东“在旧历新正之际,无故辞退工友,计达二百余人。”店员总工会认为:“此事之发生,实由八十六与百十四商协会主持”,并要求市党部予以处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