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州商团档案汇编》看近代苏州商团

辛亥革命网 2011-04-29 00:00 来源:史学月刊2006年第l2期 作者:朱英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06年成立的苏商体育会是苏州商团的前身,也是近代中国较早由商人创办的新型准军事团体,1912年初发展成为苏州商团公会,直至1936年2月才宣

  商团是辛亥革命前以商人和商店店员为主体组成的准军事团体,在清末民初各类新式商办社团中十分引人瞩目。20世纪80年代初,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商团和商会都开始引起研究者的注意,论述商团的论文起初似乎还比探讨商会的论文略多一些。但是过了20余年后,商会研究的成果却蔚为大观,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领域,而有关商团的论著虽也有所增加,但却远远不及商会研究。之所以如此,固然是由于商会的作用与影响较诸商团更为突出,但也不能否认商会档案的陆续出版给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迄今为止,天津、苏州和上海等地商会的档案都已相继出版,而商团档案则无一问世,这无疑是制约商团研究迅速发展的一个客观原因。令人可喜的是,列入国家清史纂修工程辅助项目的《苏州商团档案汇编》(以下简称《汇编》)即将由巴蜀书社出版,相信会对近代中国商团研究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下面,主要依据档案文献对近代苏州商团略作探讨。

  一 苏州商团的诞生、发展及其性质

  《汇编》系由保存在苏州市档案馆的苏州商团档案整理编辑而成,总共约180万字左右。其具体内容分为以下12个部分:1。商团组织沿革;2。商团选举及官佐任免;3。商团训练给凭及奖惩;4。商团的主要活动;5。商团与各方面的关系;6。商团城区支部;7。商团乡镇支部;8。商团军备械弹;9。商团基本情况调查统计;10。虎丘纪念碑林;11。商团经费来源及收支;12。附录。由此可知,苏州商团档案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相关的许多问题,称得上是研究近代中国商团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第一部分“商团组织沿革”的资料尤为详细丰富,内容包括苏商体育会、商团公会、商团本部、商团临时司令部、商团临时自卫队、城厢区保卫委员会、商团义勇队、商团临时游巡队等不同历史时期发展情况的档案文献,较为完整地辑录了各个时期苏州商团及其附设机构的建立以及章程与职员名单,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苏州商团的诞生、发展及其性质。

  清末之有商团,滥觞于1905年上海成立的体育会。是年5月爆发的抵制美货运动,大大激发了工商界人士的爱国热情。在“军国民教育”宣传的感召下,一部分上海商人先后成立了沪学会体育部、商业体操会、商余学会、商学补习会、沪西士商体操会,时称“五体育会”,此即上海商团的前身。苏州距离上海仅百余公里,加之当时轮轨已通,风气灌输,瞬息可达。因此,上海体育会的诞生对苏州商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据档案记载,上海“五体育会”成立的次年,苏州绅商倪开鼎、杭祖良等10余人即联名上书苏州商务总,说明:“国家有保商之政,而商业滋兴;商人有自卫之资,而国势弥盛。泰西各国商人,皆有军人资格。如上海租界西商设有商团,无事则按期操演,有事则守望相助,是以租界之中,偶有变端,其所损失多华商财产,西人晏然如故,彼优我绌,相形益见。近者上海北市有华商体操会,南市有商业体操会,皆急起直追,力图补救。苏州水陆交通,市廛阒溢,凡商界身家财产,奚啻亿兆,咸寄于此。亟宜振刷精神,固结团体,去畏葸之积习,弭隐患于无形。现经职等公同集议,拟于省垣适中之地,设苏商体育会,以健身卫生为始事,以保护公益、秩序、治安为宗旨;办有成效,为将来商团之先声。[1]苏州商会认为,“语皆中理,事属可行”,于]906年夏秋之间分别呈文清朝商部、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请予批准立案。同年9月和10月,署两江总督、江苏巡抚和商部均相继批示准予立案。苏州商团的前身“苏商体育会”遂获准宣告正式成,其会址附设于苏州祥符寺巷纱缎业云锦公所内。

  苏商体育会成立后,起初也不具有武装性质,而是健体强身性质的团体。上海和武汉商团的前身都没有留下章程,而《汇编》中却保存了完整的苏商体育会章程以及后来制订的增定章程。据苏商体育会章程记载,其宗旨为“讲求体育,力矫柔弱,以振起国民尚武之精神,而结成商界完全之团体,并望入会者研究卫生”。另还指明:“本会先聘教习,课以柔软体操。俟三月后,规仿上海成法,再添器械体操及各种兵式操法,以期大成。”[2]_需要指出的是,苏商体育会的爱国特色十分突出,体育会创办的目的之一即为自强御侮。苏州商人曾明确指出:“自外人进中国,遂有以强制弱之势,是以吾人须讲求体育,以为自强之基……商之同业,犹士之同学也,皆我之兄弟也。诸君须要一心一意,如兄之与弟,同心御外侮,则苏商之体育会,即各省之先河。”[3]p挖不久之后,苏商体育会开始由习体操而同时练兵操。1907年4月,体育会转请商会代呈抚院,阐明“原体育会之组织,本为商团先声。现将力求实践,非有枪枝,不足以完形式而振精神”。经过一番交涉,借得老式“摩提尼枪”42枝。同年12月,又缴价领取子弹一千颗。会员“平时各营本业,有警则戎服巡逻”,逐步发展为一支准武装性的治安力量。至辛亥前苏商体育会已设有4个支部,总共628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