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的现代鉴观

辛亥革命网 2011-11-01 00:00 来源:《安徽大学报》 作者:陆发春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辛亥革命的评价,从来都是一个不断认知和研究深化的现代诠释问题。所以,用“鉴观”来表达,“鉴”指称要借用历史的镜子,考虑到历史时

  2011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年,海峡二岸四地,包括国外如美国的夏威夷州议会,通过议案定今年为孙中山年,纪念中国辛亥革命的领袖人物孙中山先生。台海二岸的政治家和专家学者都有政治性重要演说和学术著述贡献。中国共产党人从建党开始,就重视对辛亥革命的研究和评价,如陈独秀建党前后写的《中国革命党应该补习的功课》《国庆纪念的价值》、《造国论》等。延安时期毛泽东写的《矛盾论》、《青年运动的方向》、《五四运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等众多篇什,对孙中山和辛亥革命都有阐释。最近五六十年来,中共历届领袖在纪念会上都有重要讲话和文本发表。如十五大以后,对辛亥革命的看法,吸收历史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由过去单纯强调是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改为强调是近代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这也反映出,辛亥革命的评价,从来都是一个不断认知和研究深化的现代诠释问题。所以,用“鉴观”来表达,“鉴”指称要借用历史的镜子,考虑到历史时期不同的评价;“观”,强调是当下阐释者主观性认知。

        首先,现代鉴观的一个基本认知态度,要对辛亥革命历史事件有一个“敬”字,立下一个基本的温敬视态。为什么这样说?我们现在去认知辛亥革命历史的当下人,物质生活的基本状况,比之于辛亥革命时期的那一辈人,要好得多,也可以说好很多!按照中国人传统的认识,本来现代人的生活是一百年来的前贤、前辈们,多少年来共同努力的结果。再按照国人老式代际更替的粗略算法,以20年为一代人的话,那么辛亥革命时期的那一代人,与我们差不多经历了五六代人,也就是说当我们说起我们的高祖、曾高祖前后那一代人时,自然要有起码的敬意。崇敬辛亥革命志士,用温情和敬重礼待辛亥时期的前贤和前辈。尽管他们在辛亥革命时期所起到的历史作用不一样,事功有大小之别,甚者过去两方对垒,毁誉分明。即便如此,我们试图总结前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时,要有基本的价值判断,不可以昧地谩天,视为寇雠,但用一个“敬”意去评述百年前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主要历史人物,我想基本不会错。

  其次,如何评价辛亥革命?其实,对辛亥革命历史的评价,从来都是与学术研究的深化与历史书写紧密相关。当然,也可能有人说是与历史书写者的政治立场、价值判断、利益关联、情感宣泄等相关,这样说也没错。但常识告诉我们,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是与学界长期对历史事实的深入探研相关,不是哪一个人武断说了算。近三十年来,辛亥革命史研究的深化,学术界的共同努力,其成果告诉我们,辛亥革命是一场近代性质的民族民主革命,革命者的动机,是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要建立一个独立的富强的中国,要建设一个摆脱了列强欺压、不再受满族少数权贵专制统治的现代民主国家和公平社会。

  第三,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二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各省先后宣布独立。这样一场百年前发生,声震国际社会的革命运动,我认为是可以称为1911年“中国的十月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真正意义的大革命,它的历史意义远远超越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义和团运动,它比1917年俄国的二月革命及十月革命早了六年。也可以说给亚非拉受殖民侵略、受专制者压榨的社会国家,树立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典范。辛亥革命前中国社会历史的大量历史记忆告诉我们,专制统治下大众百姓生活是十分痛苦的,也是看不到希望的。辛亥革命后,虽然一段时期内,国人的社会生活没有改善多少,依然苦痛。如果你把此时期中国历史与前期相比较,总体上来说,社会进步了。起码宪法上写着的是国家主权在全体国民,而不是帝王私家的。爱新觉罗氏家族的皇帝被迫下台后,新建的民国从政治体制上为想做皇帝的人,设置了难以跨过的制度防护栏;尽管后来想做中国皇帝的人大有人在,袁世凯即其之一,但袁氏帝国长不了的一个重大原因,就是君主专制不符合共和政体,也不符合国民的认同。因此,我们可以说辛亥革命最大贡献之一,是推翻了满族爱新觉罗氏血统专制统治,也结束了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它由制度上使皇帝成为绝种,而皇帝绝了种,太监才能绝种,专制的奴役人的不平等社会制度永远不合大众人心。正是有鉴于此,孙中山在袁世凯倒台的1916年9月,题写下名句:“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样一个以民主为核心的世界潮流观,何止对近来一百年的中国意义重大,无远弗届!

        第四, 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新的进程。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改变,无论是政治制度、文化思想、经济政策、社会观念、社会风俗等,都起到了关键的正面促进作用。长期被奴役的中国大众,因辛亥革命带来了心理上、观念上解放。人们虽然没有完全摆脱掉奴隶地位,但你可以大声说不想做奴隶,人身依附关系变化了;王纲解纽后,社会生活有了一定的宽松度,言论自由度大了,社会风气也变化了;“大人”和“小人”,“老爷”和“奴婢”以及跪拜礼等社会陋俗和礼俗开始改变,反映出来中国社会出现了些许新气象。辛亥革命也遗留下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正是辛亥革命时期思想解放的潮涌,为八年后的五四运动,奠定了社会新思潮扩展的基本的盘面,也为十年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其发展,积累了革命成败的遗诫。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等三民主义思想,无疑代表了辛亥革命前后革命党人的思想精华,其中民权、民生等一系列思考,对我们今天依然有所启发,值得我们认真回味。

   辛亥革命是百年前中国仁者志士和前贤们留给我们的巨大历史遗产和财富,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价值,不能仅仅看辛亥后十年、二十年等短期社会效应的历史回响,要作长远的历史观察和远景展望。如果要我们今天简絜地总结辛亥革命的历史贡献,起码可以说它首先推翻了爱新觉罗血统权贵的专制政权,二是结束了二千年君主帝制,三是开始了一个新的政治共同体和以宪政为核心的国家建设尝试等丰功茂德。也许,再过一百年,未来的中国人,能由复杂而丰博的辛亥革命历史中,寻觅到更多值得后世国人珍存的精神和文化财富。可以肯定的是,他们解释得会比我们更好。

   (本文为作者在安徽大学纪念辛亥革命100 周年座谈会发言稿)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