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3)

辛亥革命网 2011-10-04 00:00 来源:网络 作者:张海鹏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辛亥革命百周年的纪念日子到来了。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纪念的日子。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进入20世纪后发生的一次伟大的革命,是20世纪中

      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党人为革命胜利奋不顾身、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鉴湖女侠秋瑾被捕,她面对死亡,毫无惧色,体现了她“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恃铁血主义报祖国”的爱国情怀。黄花岗起义中牺牲的烈士林觉民、方声洞,在参加起义前夕写给妻子和父亲的信,更是体现了一个革命者既爱亲人、更爱祖国,为了挽救祖国可以抛妻别子的崇高境界。武汉革命党人詹大悲在他主持的《大江报》上刊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的时评,公开号召“爱国之志士”、“救国之健儿”起来革命。官府逮捕刑讯时,詹大悲抗议审判官:“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一片爱国热忱,反因之得咎!”武昌起义前夕,彭楚藩、刘复基、杨宏胜三烈士壮烈赴死,革命意志极其节烈。彭楚藩本是宪兵,受刑讯时,大声斥责湖广总督瑞澂,历数“亡国灭种之祸,迫于眉睫,革命救国之大义,自己怀抱牺牲之志愿,慷慨激昂”。

      辛亥革命为近代中国的历史性进步打开了闸门。近代中国的政治进步与觉醒,是辛亥革命开启的。毫不夸张地说,辛亥革命为20世纪中国的历史性进步打开了闸门,拉开了序幕。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峰,又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不否定皇帝专制,就难得辛亥革命后的大幅进步,就难以发生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就难以有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的出现,就不可能取得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到最后胜利的结局,就不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就不会有现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甚至辛亥革命的失败的历史教训,辛亥革命反帝不彻底,辛亥革命未能成功地发动和解决农民的问题,都对后来的革命者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启示。让他们思考,要完成全面地、胜利地社会革命,怎么样做得更好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展开,都与此有关。

      辛亥革命的历史,还是今天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共同拥有的历史记忆。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是辛亥革命历史遗产的继承人。正确阐释辛亥革命历史,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坚持反“台独”,坚持一个中国和“九二共识”的重要思想基础。

      辛亥革命的历史,也是香港、澳门和所有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的历史记忆。华侨是革命之母,华侨给予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以人力、财力的巨大支持,香港和澳门是当年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的出发地,港澳人民给了孙中山巨大支持。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也给港澳人民带来巨大的精神支持。

      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提出的振兴中华的号召,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追求,关于中国应该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理想,给后人留下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孙中山在失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职位后,精心设计了中国现代化的蓝图,他提出中国应追上世界的发展,中国应该“驾乎欧美之上”。他谆谆告诫中国应该统一。这些都成为中国人的奋斗目标。除了台湾与祖国的统一尚待完成,其他各项大体上达到或者超过了孙中山先生当年的预想。毛泽东在1964年写道:“中国大革命家,我们的先辈孙中山先生,在本世纪初期就说过,中国将要出现一个大跃进。他的这种预见,必将在几十年的时间内实现。”今天,孙中山的理想和毛泽东的预言都已经实现或基本实现。我们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向着振兴中华和民族复兴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前进。

      辛亥革命以后的历史发展证明: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救不了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历史也已经证明,这一选择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今天中国的繁荣昌盛,中华民族的民族复兴伟业,以及中国的国际地位,都是这一选择的必然结果!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说: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是辛亥革命历史遗产的真正继承人,是孙中山理想的真正继承人!

作者:张海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山东大学特聘一级教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