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江门五邑”展览18日预展
辛亥革命网 2011-04-08 00:00 来源:中国江门网 作者:吕胜根 查看:
纪念堂内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在中山纪念堂的主席台两侧,这两行字十分醒目。
记者今天获悉,经过几个月的紧张筹备,“孙中山与江门五邑”展览在中山纪念堂布展基本完毕,并定于4月18日开始预展,面向市民免费开放,预计7月份正式开展。
“欢迎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前来参观,在正式展览前提出修改意见,以使展览内容更加完善。”江门市园林局调研员马国梁说。
斥资数百万元中山纪念堂“修旧如旧”
1925年,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北京与世长辞,“以伟大之建筑,作永久之纪念”的建筑活动随即在全国展开,江门中山公园及中山纪念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修建的。1928年,江门市政厅长司徒非开辟中山公园,同年,香翰屏的十二师进驻江门,决定建筑中山纪念堂。1929年,严博球就任江门市政厅长,当年7月,中山纪念堂开工建设,1930年元旦,中山纪念堂举行落成典礼。
抗战时期,中山纪念堂受到严重破坏。解放初期,新会县成立修建中山纪念堂委员会,研究相关维修事宜。1950年4月江门镇建立,接管纪念堂维修工作,1951年完成对中山纪念堂的首次修缮、改造,形成现在的建筑结构,成为江门重要的会议场地和活动场所。后来,江门历届政府又对中山纪念堂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维修。
2009年,江门市政府斥资数百万元对中山纪念堂进行全面维修,去年12月份维修完毕,并于当年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以展览纪念五邑华侨与孙中山的革命友谊
中山纪念堂维修完成后,作什么用?市委宣传部、民革江门市委员会、市园林局、文广新局、档案局、旅游局、财政局、教育局、五邑大学等部门、单位经过研讨,最终形成统一意见:在中山纪念堂举行长期性的“孙中山与江门五邑”展览,体现修建纪念堂的初衷,使中山纪念堂名副其实,成为江门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江门市博物馆副馆长张振升说,五邑华侨素有爱国、进步、革命的传统,他们义无返顾地参与或支持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积极创办实业,实践孙中山实业救国的理念。孙中山所说的“华侨是革命之母”也是对五邑华侨所作伟大贡献的高度肯定,因此,在中山纪念堂举行“孙中山与江门五邑”展览,很有纪念意义。
100多幅图片和20多件实物让人动容
近日,记者在中山纪念堂看到,“孙中山与江门五邑”展览的主要内容包括孙中山与五邑华侨、孙中山与五邑侨乡、中山纪念堂沿革等,共展出100多幅图片,还有实物20多件,包括孙中山题写的朱夫人墓碑文字拓片以及书信、委任状等一批珍贵的纸质文物,图文并茂地展现了五邑华侨与孙中山的革命友谊。
“孙中山与江门五邑”展览由市园林局、文广新局、档案局主办,市区公园管理所、市博物馆承办。市博物馆分馆部主任黄志强和同事们从去年5月开始筹备,还专程去了南京、武汉、广州等地收集资料。
“正式展览时间初步定在7月,是因为中山纪念堂开工建设于1929年年7月。”马国梁说。
市区公园管理所所长卢钢流说,展览面向市民开放后,将配备保安、保洁员、讲解员、管理人员等,加强管理,把文物保护好、利用好,以更好地助推江门文化名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