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辛亥革命百年 期盼祖国统一
辛亥革命网 2011-06-27 00:00 来源:人民网 作者:李景卫 查看:
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举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座谈会
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26日举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座谈会。与会官员、在澳华侨华人社团、台胞社团、旅澳学者、留学生代表共同回顾辛亥革命百年历史,缅怀孙中山先生和革命先驱的历史功绩,畅叙辛亥革命伟大精神对推进民族复兴和祖国统一大业的重大现实意义。
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陈育明在座谈会上说,100年前,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此后,中国人民革命洪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
陈育明说,辛亥革命以来的百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的百年,是中华民族为祖国统一和伟大复兴艰苦奋斗、不断进取的百年。100年后的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经济规模跃居世界第二,国际地位空前提升,人民生活总体实现小康。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怀抱,海峡两岸关系实现和平发展。
他说,“华侨是中国革命之母”,是中国近代以来历次革命与进步的坚定支持者,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积极参与者,是祖国统一的坚定捍卫者。“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今天,中国人民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全力推进和平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海内外所有中华儿女要团结起来,秉承中山先生遗志,发扬辛亥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进步、和谐统一、伟大复兴不懈努力!
澳大利亚黄埔军校联谊会会长陈蔚东说,抚今追昔,所有华夏儿女都永远铭记辛亥革命立下的不朽历史功勋,更加缅怀领导这场革命的孙中山先生,以及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无数志士仁人。
他说,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他的光辉业绩不仅表现在推翻封建帝制,创建民主共和的伟大事业上,更为可贵的是他勇于追求真理,通过革命实践,使自己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向前发展。辛亥革命并没有能够取得反帝反封建的彻底胜利,但孙中山先生继续坚持革命立场,经过艰难曲折,终于找到了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正确道路,同中国共产党结成了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抱着“建立革命军队,以挽救中国危难”的理想,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办了黄埔军校,建立了革命的军事武装,为国民革命带来了大好形势。黄埔军校直接体现了辛亥革命要振兴中华统一中国的思想,不仅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军事政治人才,成为中国将帅的摇篮,还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基本内容的革命的“黄埔精神”。
南澳大利亚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许榕说,辛亥革命是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最终推翻中国2000多年的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革命。但是,出卖铁路修筑权只是导火线。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真正原因是满清政府积弱、列强瓜分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等等。在满清帝制统治下,人民只能采取暴力行动来改变国家命运。这才是辛亥革命真正的历史原因。
堪培拉华联会主席吴铁民、中华文化协会会长周昕、著名侨领刘道仲、留学生代表曲云峰等也在座谈会上积极发言。
同日晚,驻澳大利亚大使馆举行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图片展。陈育明大使与在澳华侨华人社团、台胞社团、旅澳学者、留学生代表一同观看了极其珍贵的历史图片。新华社“新华影廊”为纪念活动提供了历史图片,再现了辛亥革命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