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璧光、程奎光:孙中山兴中会首对海军将领(2)
辛亥革命网 2013-06-20 00:00 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刘琳 凛冽 查看:
兄弟俩在马江里学会了游泳,在马尾学会了福州话,还进了当地的私塾读书,平日里还常到船政学堂听课,跟着洋外教学会了英语,这也是后来兄弟俩顺利考入船政学堂的原因。
弟弟成为兴中会首位海军将领
程奎光少年时考入船政学堂驾驶班。毕业后赴广东水师,逐级升任管带。他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时,正任广东水师重要战舰——“镇涛”舰管带。
兴中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由于与孙中山是老乡,加上父亲与孙家的关系,程奎光与孙中山早就相识。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福建水师全军覆没,这让程奎光对清朝封建统治愈加痛恨,反清之心更加坚定,成为孙中山坚定的同志。兴中会成立不久,程奎光义无反顾地加入兴中会,并开始在广东水师中发展兴中会组织。在他的努力下,广东水师有200名官兵心向革命。
在弟弟动员下哥哥加入兴中会
程璧光(1861年~1918年),字恒启,号玉堂。1875年,程璧光考入船政学堂学习驾驶。毕业后历任南洋水师“超武”炮船管带、“元凯”炮船管带、船政学堂教习、广东水师“广甲”快船帮带等职,后积功调升“广丙”舰管带。
1894年5月,清廷第二次校阅水师,程璧光的“广丙”舰表现优异。会操结束后,朝鲜局势渐趋紧张,程璧光上书李鸿章,请求留北洋备战。李鸿章采纳此议,“广乙”“广丙”二舰留北洋,“广甲”舰返回广东解送岁贡荔枝后,亦入北洋水师。
同年7月25日,中日甲午海战打响,先是丰岛大战,接着是黄海大战。程璧光率“广丙”舰参战,发炮击伤日舰“西京丸”。海战中,程璧光腹部被日军弹片击中,血染战衣。
中日甲午海战后,程璧光与幸存的北洋水师官兵一起,被革职回乡。正是在这个时候,程奎光成功策动哥哥加入兴中会。程奎光在动员哥哥投身革命时说:大清国败就败在腐败。与其等着做朝廷的陪葬品,还不如我们自己起来推翻这个腐朽的朝廷。程奎光还将哥哥引见给孙中山。
马江一役,让姐夫陆云山倾尽全力服务的福建水师全军覆没。甲午一战,又让北洋水师毁于一旦。旧仇新恨,让程璧光深刻地意识到:在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统治下,中国是无法建成强大的海军。为此,他加入以推翻满清、建立共和为使命的兴中会。
参与广州起义程奎光英勇就义
程奎光加入兴中会后,很快成为孙中山发动武装起义的重要助手之一。
1895年2月,兴中会香港总部成立后,即着手筹划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同年3月,孙中山到香港同杨衢云、谢缵泰、黄咏商等商定起义方略,计划以奇兵袭取广州。孙中山到广州联络各路力量,具体筹备。由程奎光负责联络水师官兵,郑士良联络广州、花县、英德、清远等地会党,李杞、侯艾泉联络香山、顺德等县绿林策应。
孙中山决定在农历九月初九日重阳节举义。重阳节前夕,起义准备就绪,候命待发。陆皓东制作青天白日旗为旗帜,决定“除暴安良”为号召,臂缠红带为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