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诚评传(1)(4)
辛亥革命网 2013-02-05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余品绶 查看:
二 余诚早期所受的教育
1888年,余诚的母亲廖夫人带着孩子们来到河南商城,和丈夫住在了一起。这时余诚兄弟俩都到了“开蒙”的年龄,于是余雅诗就近请了一位先生教他的儿子。这位先生也姓余,号“浩吾”,学问很好。浩吾先生的年岁可能比余雅诗小很多,既然同姓,便屈尊自认了晚辈。这样,塾师就成了学生的“兄长”。然而毕竟没有“联宗、合谱”,按照地方上某种并非正规有据的说法,“族”是在谱的;“宗”者同姓也,“家门儿”而已。(民国版《麻城县志》总纂余晋芳子青先生与纂修余祖言任直先生也没联宗合谱,子青先生在《麻城县志·序三》中称呼任直先生为“家任直”,大约也就是这个意思。既划清了族界,又令人感到亲切,一字之妙。)所以,余祖言1912年在《志士余仲勉传》中也就只能以余诚的“宗兄”来称呼浩吾。
浩吾先生究竟教了余诚多长时间?所教授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我们不知道。尤其是,即使浩吾先生所教授的内容与别的塾师大同小异、甚至完全一样(这极可能,盖“应试教育”一统天下!),但他究竟是怎么诠释那些教材的?说白了,他是怎么结合清末形势“古为今用”的?我们更不知道。然而,从后来所知道的浩吾先生的行为出发、从他教出的学生余诚的激进表现出发,我们不难作出评估:浩吾先生他——
一定不是个迂腐的“冬烘老儿”;一定不是满清“后党”的驯良臣民。
无疑,浩吾先生对于少年余诚的启蒙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1894年1月11日,即农历腊月初五,余诚满十岁,想必家中自有一番庆贺。然后就是过大年,大年过后是元宵…… 不料,这一连串喜庆的事儿刚过去,家中就遭了不幸——正月二十七,余诚的母亲去世了!
家中遭此巨大变故,可以想见,往昔的生活秩序也必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而一般说来,受影响最大的,首先是年幼的孩子……
也正是这一年,在河南商城南面不到二百里的湖北麻城余家冲,两位长辈余秋成先生和余子敦先生,出资修葺了豹脑岩上的家庙“烈公祠”,挑选了族中的优秀子弟,办起了一所家学,命余祖言担任教师。据余祖言的次子余佩藩(1898—1982)回忆,余祖言跟他讲过,学堂里最多时有“十六个学生”,血脉亲疏不一,但差不多都是余祖言的同辈。
余家冲豹脑岩远眺 余品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