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诚评传(1)(12)

辛亥革命网 2013-02-05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余品绶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谨以此纪念伟大的辛亥革命先驱余诚先生逝世一百零三周年。,余诚评传(1),

余佩鸿(中排左二)与余品安(后排左二)

  此事的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只有看以后是否有确实的证据发现了。

  在当年日知会的工作中,几位亲密战友互相关心的感人情景,《余诚传》中也有具体的记载:“(余)诚热心教育,凡课程教务,唯力是视。静庵知其劳也,驰书邀张难先任监学。难先至省,诚始知之,曰,不可,难先科学补习所嫌疑重,驻会非计,彼在外县办教育较宜,此间事仍吾任之,无过虑也。静庵谓然。诚独任其劳焉。”

  1906年农历七月,余诚奉中山先生之命,再度赴日。此时正值章太炎被囚三年之后出狱东渡抵日,余诚便专程赶到《民报》社,代表湖北的革命同志向太炎先生表达敬意和祝贺,并与之談形势、论文艺,语多中肯,章太炎惊叹余诚为“神州奇才”。而余诚对太炎先生,也敬佩有加。熊十力先生郑重地写道:(余诚)“於并时人,独尊馀杭章炳麟太炎。”应该说,是言之有据的。

  此次赴日,余诚途中写有五律一首,题为《秋日感怀》:

  万物本逆旅,吾身岂足怜。

  壮怀江海阔,幽抱梦魂单。

  卫国思廉颇,登楼感仲宣。

  江流秋不尽,感物一潸然。

  关于“同盟会湖北分会”与“武昌日知会”的关系,冯天瑜先生有着很精辟的论述:“余诚和刘静庵所吸收的同志,名义上是日知会会员,实际上也可说是同盟会湖北分会成员。正因如此,孙中山派乔义生陪同法国人欧几罗到湖北视察时,是把日知会作为自己的组织来考虑的。总之,‘同盟会湖北分会’不是一个严密的有确定机构和成员的组织。它由同盟会东京总部派遣的余诚主持,以日知会会员为基本队伍,其主要活动也就是上述日知会的活动。”

  名称或牌子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同盟会湖北)“分会”也好、“日知会”也罢,在实质上它就是一个“合二而一”的实体(套一句今天大家都熟悉的话,叫做“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它就是中国同盟会在国内卓有成效的、因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省级机构,是“自己的组织”!这,早已是国内外学人一致的看法了。

  更为重要的是,湖北的革命运动——自然,也包括伟大的武昌起义——是孙中山先生和中国同盟会领导的全国革命运动的一部分(有近人说什么“武昌起义跟孙中山和同盟会没有关系”,这是非常错误的),而这,是以余诚回国开始与湖北革命运动建立了“组织上的联系”为标志的。

  这是余诚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功绩。即使此外余诚什么都没干,历史也不会忘记他。

  所以,当我们在研究“武昌日知会”的时候,也就是在研究余诚和他所领导的同盟会“湖北分会”,更是在研究“中国同盟会”对于湖北革命运动的领导。这三者是一致的,不可分割的。

  从革命的总体大局上看问题,是不是余诚“这一个”人主持以上的了工作,并不重要。不管东京总部派谁出任湖北分会会长,只要“他”是忠于革命的、尽责的和肯动脑筋的,湖北的革命运动就一定也会搞得很好的。而我们对于“武昌日知会——同盟会湖北分会——中国同盟会”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结论同样也是不会改变的。

  既然历史选择了余诚,那么实事求是地评价余诚在湖北革命运动中的作用和贡献,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历史与个人的关系;个人与群众的关系。这都是老生常谈的经典话题了。

  总之,湖北的革命运动,搞得真是有声有色!时隔多年,张难先先生用“一日千里”、“黄金时代”形容和赞誉当时的革命形势,一方面固然体现了老前辈的自豪之情,但更重要是,它真实地告诉了我们,一百多年前余诚和同盟会、日知会的那些真实的故事。

  如果不是郭尧阶这个奸贼贪图钱财、背叛革命,后来的情况很可能会是另外一幅景象。

  相关文章:

  余诚评传(2)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